為了進一步解放思想,服務“兩創”戰略,市建設規劃局根據“一線工作法”和“四通工作法”的要求,與市監察局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按照“提速高效、適度照顧”的原則,在全省率先對小額工程建設項目招標實施差異化管理,有效加快了招標速度,降低了招標成本。
一是縮減招標備案環節。將原有的四個階段的招標備案調整為三個階段招標備案,即將招標登記(招標公告)備案并入招標文件備案。
二是縮短招標時間跨度。將投標報名與發放招標文件兩個環節同時進行,即在發出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書的同時,招標人或其招標代理機構即可向潛在投標人發放招標文件。對于小額工程建設項目投標人資格審查,一律采用資格后審。即招標人將全部投標申請人作為投標人,開標后對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招標人應結合工程實際確定合理的投標文件編制時間,將招標文件開始發出之日起至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的最短時間,由原來的20天縮減至5天。
三是適度照顧,增加操作性。各地政府的應急工程建設項目,經工程所在地建設、監察、財政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商定,可采用邀請招標。精簡招標文件條款,重點體現實質性內容,報價方式可由各地根據項目特點和招標人的要求執行設置。評標辦法可由各地根據項目特點自行設置。評標專家的資格條件,可放寬至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自主設立的評標專家條件,招標人代表的資格條件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