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投資40個億建成150公里道路。年度竣工路橋項目總量、年度建成道路總里程、年度完成工程投資總額均創合肥城建新紀錄。昨天下午,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局發布2007年《工作報告》:二環路、壽春路、宿州路北延等道路工程已敲定納入2008年大建設計劃;暢通一環工程年內將基本建成。
年建150公里道路創紀錄
按照市委、市政府“強攻主動脈,健全微循環,建設中環線,打通斷頭路,進一步拉開141城市框架”總體部署,2007年,合肥市重點工程局組織建設了路橋項目達到65個,橋梁46座,建成道路總長近150公里,完成工程總投資約40.74億元。年度竣工路橋項目總量、年度建成道路總里程、年度完成工程投資總額在合肥城建史上前所未有。
元旦前夕,金寨路高架提前實現工程施工“雙貫通”,黃山路全線通車,二者立體交叉,形成了該市南部的交通骨架。中環線全線貫通,暢通一環快速推進,大建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充分顯現;徽州大道北段、清溪路、勝利路、亳州路、無為路等老城區路網改造竣工,有效緩解了主城區交通壓力,使合肥的老百姓在暫時的交通擁堵之后,盡情感受大建設帶來的交通便捷。
此外,2007年,由該局負責的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達到22個,工程總投資約27.3億元,其中,市中級人民法院綜合審判樓等5個項目已于年內竣工,總建成面積約8.1萬平方米;市廣電中心、市中心醫院、安紡一三村改造等8個項目正在緊張施工。
城區“觸角”外延30公里
據了解,在2007年的大建設中,多條干道的建成、通車,使得合肥城區范圍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延展了約30公里,“141”總體道路框架已經初見雛形。
大建設諸多道路工程亮點紛呈,其中:作為由環城走向濱湖時代的標志性工程,全長12.4公里的徽州大道南段于07年3月份建成通車,對啟動濱湖新區建設具有先導作用;16.7公里的蒙城北路貫穿合肥北部組團。同時,包公大道、望江西路各自向東、西方向延伸。
質量“零容忍”嚴處7企業
2007年大建設中,對工程質量實行“零缺陷”控制,對質量問題“零容忍”,堅持重獎重罰,鐵腕治軍。一年來,重點局共對7家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做出了通報批評及經濟處罰決定,更有情節嚴重者被錄入大建設“黑名單”,驅逐出合肥建設市場。此外,市政質監站共發放質量檢查通報及整改通知書98份,下發安全隱患整改單38份,現場排除重大安全隱患35起。
在技術支持促進大建設中,重點局共開展了《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研究》等10項科研項目,其中有4項被建設部列入2007年科技計劃項目,一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該局還相繼編制了7項新的技術標準與規定等。
暢通一環今年基本實現
根據2008年大建設計劃安排,目前已經確定將二環東路、二環北路、壽春路西跨黑池壩、宿州路北延等道路工程納入計劃當中。其中,宿州北路工程將跨越南淝河橋,直抵明光路,目前橋梁已進入施工階段。金寨路高架工程將在上半年全面建成;同樣備受關注的暢通一環路改造工程將在2008年內基本建成。
在總體目標設計方面,2008年將使主城區、濱湖新區及四大組團之間的快速路網形成基本骨架;其次,繼續圍繞建設現代化濱湖大城市這個總體目標,逐步將城市建設的重點從擴大規模、拉開框架,向強化基礎、完善功能轉移,再開工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以打通“丁字路”、“斷頭路”,優化區域性路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