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獲悉,我國從美國引進的第三代核電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浙江三門核電站兩臺機組和山東海陽核電站兩臺機組,已經確定工程ATP(項目開工令)基準日為2007年12月31日,這標志著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工程正式進入工程建設計時階段,工程設計、設備采購、現場工程建設準備全面鋪開。
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于1月3日在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視察時指出,當前是中國核電難得的發展機遇,加快核電發展,是中國能源領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要抓緊工作,使中國引進的三代核電站早日誕生。
按照工程安排,三門核電站一號機組今年3月核島負挖開工,計劃于2009年3月澆注第一罐混凝土,2013年8月首次并網發電,屆時將成為世界上第一臺使用AP1000核電技術的核電站。其余三臺機組陸續將在2009年9月、2010年1月和2010年7月澆注第一罐混凝土,并分別于2014年2月、2014年6月和2014年12月并網發電。
據了解,2007年12月26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會同三門核電有限公司和山東核電有限公司舉行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ATP發布會,確認項目準備已經成熟,具備了開工計時的條件,并正式簽署ATP文件。 各方均表示,對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的順利建設充滿信心,將共同努力、精誠合作,確保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順利建設,達到各項既定目標,為國家核電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據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透露,目前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進展情況良好。工程建設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項目聯合管理機構正在逐步規范運行,設計工作和關鍵設備采購按計劃實施。
目前,三門核電工程第一個生產配套項目預處理水廠已經結束建設、安裝和調試,移交生產。常規島主設備和設計合同已經正式啟動,重件碼頭開始建設。海陽核電建設項目廠址"五通一平"工程已完成,海域防護堤、砂石料加工場、混凝攪拌站、土建實驗室等主要配套輔助工程已完工。
2007年5月成立的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由國務院授權并代表國家對外簽約,受讓第三代先進核電技術,實施相關工程設計和項目管理,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中國核電技術品牌,是實現第三代核電技術引進、工程建設和自主化發展的主要載體和研發平臺。
按照中國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要建成核電機組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核電機組裝機容量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例將達到4%,在經濟發達、電力負荷集中的沿海地區,核電將成為電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