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后的“鳥巢”去掉了可開啟的屋頂蓋后,其安全性能曾遭到質疑。前日,“鳥巢”中方設計師李興鋼在中國青年建筑師創(chuàng)新設計高峰論壇上反駁說,“鳥巢”鋼結構外罩并非中看不中用,在它的支撐下,“鳥巢”能抵抗8級地震。
“鳥巢”的鋼結構外罩,不僅完成了結構受力的任務,還承擔著體現建筑外觀的任務
鋼、土分開利于防震
“鳥巢”的鋼結構外罩,不僅完成了結構受力的任務,還承擔著體現建筑外觀的任務,是‘結構與外觀一體化’理念的體現。”李興鋼在論壇上表示,“它(鳥巢鋼結構)絕對不是一個裝飾性的結構。”
李興鋼認為,鳥巢看臺龐大,跨度龐大,鳥巢外立面鋼結構,首先起到支撐鳥巢巨大屋頂結構的作用。如果將屋頂鋼結構建設在混凝土上,在遇到地震時,兩種材料晃動頻率不同,很難保證可以抵抗8級地震。在北京“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只有分開才有更好的效果。”
鋼結構更多地體現了建筑含義,可以給觀眾一種都市鋼鐵森林的感覺。如果沒有鋼結構,外罩和看臺之間的空間感就會大大被損失,而這個空間感的形成非常有賴于外罩的網格。
“吊頂”減少壓迫感
觀眾站在國家體育場的頂層看臺,由鋼結構制成的屋頂,雖然距離頭頂只有幾米,但是觀眾也不會感覺到壓迫。李興鋼昨天(9月25日)告訴記者,鳥巢下層半透明白色膜不僅有吸聲的作用,還能有效降低鋼結構屋頂對觀眾的壓迫感。
鳥巢底層膜猶如屋內的吊頂,擋住了鋼結構。李興鋼解釋說,這意味著觀眾進入體育場看臺區(qū)時,他們所看到的就是看臺、賽場還有很純凈的跟看臺相連的吊頂,不再看到外部復雜的鋼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