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著收獲,日前,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建筑節能展暨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建材及室內裝飾展覽會、2007中國(上海)國際室內供暖系統展覽會圓滿落幕。由上海市建筑材料行業協會、世博集團上海現代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這屆展會,其專業化水平、國際化程度、規模和品牌效應等方面都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矚目與高度評價。展會已從國內眾多類似會展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具人氣和吸引力的中國建材盛會之一。
行業總動員 廠商齊聯動
展會集中了建筑節能產品和新型墻體材料,使之成為最大特色。
展品覆蓋了外墻外保溫系統及配套材料、干混砂漿、石膏板材、新型室內供暖系統、節能門窗、屋面材料和太陽能利用技術等。600多家展商爭奇斗艷,精品紛呈。其中,國際性品牌展商占據一半的份額,使展會熠熠生輝。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拉法基、瓦克、歐文斯科寧、漢高、陶氏、堡密特等,都以強大陣容參與。國內大部分主流廠商也不甘示弱,著名企業永麗集團、北新建材、華源復合、曹楊建筑粘合劑廠等并肩登場,為展會提供了強力支撐。來自韓、日、德、意、法和中東等地區的國際采購團紛至沓來,蒞臨現場,從而放大了企業和展會本身的品牌效應。當然,把握市場機遇,緊抓世博契機,也是眾多企業參加展會的目的之一。
此外,上海在剛剛公布的《上海市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中規定,“十一五”期間還要對3000萬平方米既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據了解,上海目前既有建筑約6.4億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約3.8億平方米。既有建筑中95%以上為高能耗建筑,節能潛力非常大。面對這一市場,主辦方特辟出一角,聯合上海市建設科技推廣中心、上海建瓴建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設置《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新技術》展示專區,使展會呈現出另一亮點。比如,上海搏翱新型新建材有限公司發明的“鋼塑雙玻隔音保溫節能窗扇”、“鋁合金雙層(中空)玻璃節能窗扇”,已在許多工程中顯出成效。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提供的“193聚氨酯彩色防水保溫系統”,不僅適宜于新建住宅屋面、墻體的防水保溫,對老建筑的屋面防水保溫修繕和墻體節能改造維修也有其獨到之處。
多個論壇內容豐富
圍繞著“新技術、新產品,新趨勢,新市場”等熱點,相關主題活動特別是論壇的同期舉行使展會增色。
“節能,讓生活更美好——2007建筑節能新技術國際論壇”,就上海市《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作了介紹;專家對如何規范上海市外墻外保溫節能工程質量保證環節的競爭秩序作了主題發言;相關人士也對進一步深化備案工作、推進建筑節能措施的實施、建筑節能的標準進展等話題作了交流。“品行·品質·品牌,讓采暖更精彩——第四屆上海采暖行業發展趨勢國際論壇”,不僅傳授了國際采暖業的先進技術與經驗,還結合我國特點,重點介紹合肥市采暖行業的規劃和具體實踐。此外,代表世界尖端水平的美國陶氏、德國漢高、巴斯夫(中國)公司等也以研討的方式既對來自歐美的先進理念作了宣講,也對我國建筑節能的市場和產業問題進行深刻分析與探討。
推動作用非常明顯
在行業范圍內,發展節能、環保、綠色建材已成為優化產業結構的新的支柱。展會以節能為主題,全力打造建材行業的展示交易平臺和協會的專業服務平臺,為國內外眾多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空間。主辦方、廠商共同造就產業新熱點,為相關行業之間的產業融合、企業之間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主辦方精心組織國外采購團參觀,從而為參展商創造了更多商機和合作發展機會。同時組織的房產商、建材超市等買家和建筑師等,不僅確保了觀眾的專業性,更為參展商交流洽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從最下端的配套材料,到其間的新工藝,新產品展示,到最上端的系統集成,形成一條龍銜接,不僅能促成更多企業面對面、零距離地交流接觸,更能推動上下端之間的緊密合作。選擇與同屬一個行業、已較有影響的室內裝飾展、采暖展等同期舉辦,不僅結合了兩者的共同點,也為協會展示整體形象、為相關產業開闊視野、互相交流提供了最好的平臺。
據悉,展會于2006年通過國際展覽聯盟認證,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通過該國際組織的建材類展覽會。認證所透露的內涵是:主辦方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水平已達到國際水準。這是促成展會“國際”化、高品質、高規格的重要因素。
當然,展會成功地舉辦,也有著堅實厚重的基礎。除主辦方之一的上海市建筑材料行業協會一直引領建筑節能風向,以創新和服務調動市場力量外,上海區域內突出的市場地位、一定規模的產業基礎、豐富的人才和組織資源、活躍的專業消費市場和時尚氛圍、難得的世博機遇,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主辦方上海市建材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展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招展和參展。我們具有鮮明的主題。我們深切希望通過這樣的展會,讓業界看到現代或未來的優秀企業和優質產品是什么樣的。所以,我們愿意以這樣一種形式,聯合行業內所有的品牌企業、實力企業作為我們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精品展會。”
…………
短短幾天的展會,給人以美好回憶。作為信息的窗口,展會不僅充分體現了節能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情況,更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讓我們深深感到:節能,就是未來主流生活方式的必然選擇;節能,就在你我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