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文化宮站主體工程告竣
繼7月份地鐵一號線首個地鐵站小什字街站主體工程竣工后,8月28日11時18分,由中鐵九局負責施工的沈陽地鐵一號線終點站黎明文化宮站主體工程竣工。
四個出入口 兩部扶梯
當日,記者趕赴位于黎明文化宮廣場上的施工現場,數米高的混凝土隧道泵車轟然作響,噴吐如柱的混凝土澆向車站第五塊也是最后一塊頂板,幾分鐘后,地鐵黎明文化宮站所有頂板都已經澆注完畢。至此,于4月8日開工的黎明文化宮站主體工程經過142個施工日建成,比計劃工期提前18天。
地鐵黎明文化宮站這一地鐵一號線終點站,地處黎明五街東側黎明文化宮前的圓形廣場處,沿和睦路大致呈東西方向布局,附近與黎明文化宮、204燈光球場、郵電局及友誼服裝廠毗鄰,位于春暉家園等住宅群一側。
該站總工程師李志介紹,地鐵黎明文化宮站由于是終點站,距地面較近,僅為13-15米的距離,車站將建成側式單層車站,即乘客只能從車站一側上車,在單層車站廳內,乘客可實現購票和候車等所有待乘車的程序。
該車站主體結構全長150.4米,車站總建筑面積為10297平方米。這一超萬米的占地面積成為沈陽地鐵一號線占地面積最大的車站。
為方便乘客換乘,在車站的兩側分別設置了東北、東南、西南、西北4個出入口,并設兩個風道。為使地面上殘障人士方便出入,除在一至四號出入口設置步梯外,還在一、四號出入口分別設有電動扶梯,供殘障人士乘車。
站后區間供列車調頭檢修
中鐵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黎明文化宮站是地鐵一號線的終點站,但為了讓行駛到終點站的所有列車都能順利調頭和檢修,設計者還特意在黎明文化宮站的站后設計了長度為380米的站后區間,目前施工單位只差站后區間與車站之間的連接處施工,其余主體工程基本竣工。
將成為一號線最先完工的標段
相關負責人表示,黎明文化宮站主體工程的竣工,如同蓋房子上梁完工一樣。其后,施工人員將對黎明文化宮站及站后區間進行收尾。其中站后區間的主體結構將于10月1日前完工;黎明文化宮站的四個出入口、風道等附屬結構將于12月10日前完成。屆時,黎明文化宮站及站后區間將成為沈陽地鐵一號線率先完成土建施工的合同標段。
黎明文化宮站實現零距離換乘
沈陽市交通局曾于年初規劃在地鐵黎明文化宮站建一個綜合的交通樞紐,實現地鐵、城際軌道、公交、長途客運等多種方式在此“零距離”換乘。
顯然沈陽地鐵黎明文化宮站主體工程竣工為實現“零距離”換乘提供了可能。
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鐵黎明文化宮站竣工后,車站上方要進行土方回填,恢復到黎明文化宮廣場原有功能,而其“東道主”——大東區欲借黎明文化宮站1、2號出入口,進行地下大型商場等“地鐵經濟”規劃。
“開拓者”完成首段盾構之旅
由啟工街站行抵重工街站,掘進781.450米
8月28日8時50分,中鐵九局施工人員紛紛奔向重工街站施工現場盾構井下,在那里,他們翹首期盼103天的盾構機將掘進到頭。8時58分,在地鐵重工街站預留的盾構井內,事先遮在“開拓者”號刀盤上的“紅蓋頭”漸漸落下,在地下17米深處掘進103天的“開拓者”號,呈X型的大刀盤慢慢蠕動,一分鐘后,直徑6.27米的黃色刀盤清晰可辨。
至此,于5月18日從啟工街站始發的“開拓者”號經過103天的地下之旅,正式抵達重工街站,其掘進里程為啟工街站至重工街站左線781.450米。
這是沈陽本地施工企業盾構而成的首條貫通隧道,這也是沈陽第二條盾構隧道。
刀盤與盾構環中心精確吻合
在盾構井下17米處,工程監理單位相關負責人指著正在蠕動的盾構刀盤興奮地說:“又是好工程,你看,直徑6.27米的刀盤中心正處于盾構井中心。看似情理之中,但對于操作室在機后的盾構機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盾構機操作手完全看不到刀盤處于什么位置,全憑激光導航和操作手的精確操作來控制盾構的方向。這說明,施工單位已對盾構機駕御很好。”
刀盤“牙齒”1/3已經脫落
施工標段項目經理于洪春指著刀盤說,“開拓者”號經過沈陽的高富含水及砂黏土層等特殊地質條件的磨礪,目前刀盤上152把刀具的1/3刀具“牙齒”已經脫落,現已和廠家協調發貨,盾構調頭后將給它更換新的刀具。預計更換45把刀具需要80-100萬元。
“開拓者”號刀具受損一目了然,但盾體等部件就需要徹底體檢一番了。據了解,利用盾構調頭時間,中鐵九局將與“開拓者”號的生產廠家——日本小松公司一起,給“開拓者”號從頭到尾來一次徹底檢查,為再次起航掘進做準備。
“開拓者”號“轉身”要20天
“開拓者”號盾構調頭占據了地理的優勢。記者看到,重工街站的施工單位中鐵五局已給“開拓者”號調頭提供了較為開闊的空間,此外,由于重工街站屬于明挖法,盾構井處于“露天”狀態,大型起重吊車可以派上用場。
在盾構井外,準備接生“開拓者”號破“泥”而出的盾構接收架已經鋪設完畢,8月29日一早,“開拓者”號的刀盤等部分從泥土中出來后,先暫放在鋪設好的接收架上,在大型起重設備的配合下,進行拆分,然后再調轉180度。
記者看到,盾構井地下全部鋪設了涂抹黃油的鋼板。鋪設鋼板作用在于分解“巨無霸”對地面的壓力,同時減少對盾構機身體的磨損。黃油的作用旨在機器旋轉時,減少機器零件的摩擦。
據了解,僅供“開拓者”號自由轉身的區域,就需要50噸重的鋼板。
此外,調頭時,還將借助近100噸力量的千斤頂托起機頭,施工人員會給“開拓者”號的機頭像穿鞋子一樣,安裝上一個用以穩定和便于千斤頂著力的鋼托架。
模擬動畫 先“轉”為快
“開拓者”號從左線調到右線時,要使機體正對著隧道口,絲毫不差,要求對接技術和精度容不得有半點失誤。
為使調頭更加精確,中鐵九局謹慎地為“開拓者”號調頭準備著,已事先通過電腦的三維動畫,模擬了整個轉頭的過程,精確測量了盾構機轉身調頭時的轉彎弧線,保證“拓者號”在經過180度的轉身后,與右線盾構預留口的隧道吻合在一起。
12月初盾構“駕臨”啟工街站
“開拓者”號調頭時間計劃只用20天左右,預計9月中旬,“開拓者”號將從重工街站起航,向回掘進。
預計12月初,“開拓者”號將達到啟工街站,完成全線雙線貫通。
據介紹,“開拓者”號正常使用壽命為10公里,其后,要轉戰啟工街站至保工街站區間,完成新的盾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