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青島市舉辦“中德現代建筑節能技術高層論壇”及“青島市建筑節能宣傳日活動”。論壇上,德國能源署的專家來到青島為國內同行講解建筑節能最新理念等問題。
建筑“吃掉”
全社會近半數能源
此次論壇是由國家建設部同德國能源署共同主辦的公益活動,主辦方在全國選取了6個城市做建筑節能的巡回展示和新技術推廣工作,青島是其中一站。建設部科技司副司長韓愛興介紹,目前德國擁有世界一流的建筑節能技術,本次巡展和論壇的舉行也將進一步提升青島市建筑節能工作的水平。
青島市建委副主任張軍認為,目前我國面臨的能源形勢可以用“嚴峻”來形容,據統計,我國建筑用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近一半,達到了44.2%。在我市,截止到2006年年底,全市現有房屋建筑總面積1.11億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總面積6652萬平方米,其余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中,按照節能50%標準設計建造的約占30%,大量居住建筑和幾乎全部公共建筑均為高耗能建筑,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2萬平方米以上)用電能耗指標為居住建筑的8~18倍。每年青島市居住建筑采暖季耗標煤約為200萬噸標煤,公共建筑采暖能耗約50萬噸標煤,用電能耗約為15.37億千瓦時,占青島市居民生活用電總量(33.8億千瓦時)的45%。
去年,溫總理在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十一五”規劃提出了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目標,并作為約束性指標。但是,2006年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建筑節能任務非常艱巨。
青島建筑節能成績
位列副省級城市第一
青島市1998年著手建筑節能的技術準備,2000年起正式推開。經過六年多的建設,市區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2006年的全國建筑節能專項檢查評比中,青島市位居北方省會和副省級城市第一名。近年來,全市累計應用新型墻體材料102億塊標準磚,共建成節能建筑2153萬平方米,節約土地1.95萬畝,利廢1493萬噸,節能100余萬噸標準煤。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型墻體材料應用率達到95%,其中市區達到100%;建成節能建筑330萬平方米,其中市區達到100%。
“十一五”實現
年節約標煤120萬噸
青島市在“十一五”規劃中又提出了建筑節能新的工作目標,“新建居住建筑實施節能65%標準、公共建筑實施節能50%標準,既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2010年完成應改造面積的30%”,則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20萬噸,電力4.6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219萬噸,減排氮氧化合物1.56萬噸,減少粉塵4800噸,在不考慮新增供熱配套設施的條件下,可實現擴供面積266萬平方米。也就是說,“十一五”期間增長了4500萬平方米建筑,但我市建筑能耗僅需增加137萬噸標煤,電力需求僅增長3.03億千瓦時,大大低于原有非節能建筑的能耗水平。
德國能源署建筑節能部主任克勞斯女士認為,青島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城市,有著大量新建建筑和待改造的老建筑,節能建筑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