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從十個方面強力推進節能減排今起不再新建化學制漿生產企業
日前,全市節能減排工作會議召開。為確保完成“十一五”期間各項目標任務,市政府今后將從十個方面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其中,全市今起不再新建化學制漿生產企業。
嚴把環境準入關
市政府一方面將把節能評估審查作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強制性準入門檻。研究出臺我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辦法,所有新、改、擴建項目必須進行節能評估或審查。對未進行節能評估、評估達不到合理用能標準、未能通過審查的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核準或備案。另一方面嚴格環保審批。按照“增產不增污”、“增產減污”的要求,把排污總量指標作為新建項目審批把關的前置條件,新上建設項目不得突破總量控制指標,對沒有總量指標來源或者超總量排污地區和項目單位,暫停審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另外,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六項必要條件”(必須符合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程序、用地預審、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節能評估審查,以及信貸、安全和城市規劃等規定和要求),實行新開工項目報告和公示制度。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態破壞。同時,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上項目與地方節能減排指標完成進度掛鉤、與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的機制。對沒有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方,要從嚴控制新的投資項目,直至實行項目“區域限批”。
加快結構調整步伐
加快發展低耗能的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積極發展現代物流、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拓展旅游、教育等生活性服務業,努力實現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生產總值增速的目標。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高技術產業,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達到12%、4l%;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鋼鐵工業,按照“品種、質量、整合”的方針與“增高減低、上大壓小、扶優汰劣”的原則,著力提高高檔優質板帶產品的比重。發展鋼鐵產品深加工,加快鋼鐵產業向裝備制造業等領域延伸。石油化工業,堅持大型化、集約化、精細化方向,促進石化、煤化、鹽化延長產業鏈,實現集聚發展。建材工業,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達到70%;著力推進重點產業支撐項目建設工作。通過實施一批主導性、關聯性、成長性強的重大項目,改善全市工業結構,提高能源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全市禁止新建單條生產線年產2萬噸以下廢紙造紙企業,不再新建化學制漿生產企業,積極發展皮革深加工產業,提高皮革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
認真落實關停和淘汰落后鋼鐵生產能力目標責任書,如期完成責任目標。年底前關閉1家落后鋼鐵企業,淘汰落后煉鐵能力9萬噸。抓緊與有關市縣及企業簽訂小火電機組關停協議,年底前關停小火電機組5.74萬千瓦,2010年底前關停60.42萬千瓦。組織開展發電指標有償替代,落實已簽署的電量替代協議。在摸底排查的基礎上,與各縣(市)簽訂淘汰落后水泥目標責任書,促進落后水泥盡快退出市場。采取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收回排污許可證等措施,年底前關停治理太行山區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污染嚴重或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粉塵污染企業100家;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對鋼鐵、水泥、燒堿、電解鋁等八個行業中限制類、淘汰類產品的差別電價政策,制定分地區、分年度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方案,加強跟蹤和監督,對不能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縣(市)區和企業,實行問責、強制監察、項目限批等措施,對獨立企業停止供水供電、吊銷營業執照、取消排污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等。開展重點流域、重點行業的污染整治工作,以趙縣淀粉,無極制革,晉州、藁城、鹿泉、欒城的造紙,市區的醫藥化工等重污染企業為重點,分批分階段予以關停取締。年底前取締年產3000噸以下廢紙造紙企業,取締所有未經環保部門審批的皮革加工(含后整飾工序)企業和園區,取締年產3.4萬噸以下草漿生產裝置、年產1.7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在國家和省新出臺有關政策的基礎上,抓緊落實已關停淘汰企業土地轉讓、設備處理等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并采取轉移支付、資金補貼等措施對淘汰落后任務重、經濟利益影響大的地區給予適當支持。
全力抓好節能減排重大項目
加快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l0年生物質能和垃圾發電能力達到4.8萬千瓦,農村沼氣使用率達到20%。“十一五”期間,安排水污染防治工程項目33個,總投資71.29億元,年削減化學需氧量12.5萬噸、氨氮44l4.8噸。重點抓好污水處理廠建設,8家已建成投用的要確保正常運營,達標排放;9家已建成未驗收的,要抓緊驗收,盡早投用;8家正在籌建的,要加快工作進度,力爭早日建成。9月底前,試運行和正式運行的污水處理廠都要安裝自動監測裝置,實現與環保部門聯網。“十一五”期間,安排大氣污染防治項目35個,總投資53.8億元,其中重點加快電廠脫硫工程建設,年削減二氧化硫11.5萬噸、減排煙(粉)塵3萬余噸。
狠抓重點行業、企業節能減排
以鋼鐵、電力、建材、石油化工、醫藥等行業為重點,全力推進工業節能,確保實現“十一五”工業節能25%的目標。大力實施“百家企業”節能工程,督促34家國家、省重點節能企業落實能源審計、節能規劃,完成年度節能目標,76家市級重點節能企業開展能源審計。組織開展與國際國內同行業能耗先進水平對標活動,推動企業加大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降低產品單耗,力爭“百家企業”年實現節能40萬噸標準煤。國家、省、市控重點污染源要在2008年6月底前全部安裝在線監控設備。
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
加大西柏坡電廠、石家莊物資回收總公司等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建設力度,大力培育循環經濟化工示范基地等省級示范園區,精心抓好15家市級試點企業,形成一批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以共伴生礦產資源、工業“三廢”資源、再生資源的大宗利用為重點,加大煤矸石、粉煤灰的綜合利用力度,到2010年煤矸石、粉煤灰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等回收利用率提高到65%。今年完成10家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十一五”期間完成重點排污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以電力、鋼鐵、化工、紡織、造紙等高耗水行業為重點,加快工業廢水的循環利用,到20l0年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
著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
圍繞我市確定的十大節能工程,把節能減排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究列入市科技支撐計劃,下大力解決節能減排的技術制約問題。加快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強產學研聯合,實施一批節能減排重大技術和裝備產業化示范項目。大力推廣一批潛力大、應用面廣的節能減排新技術。
強化政策激勵與約束
實行用能定額管理,抓緊制定我市鋼鐵、化工等高耗能行業能耗標準,采取限供電力、超額加價、違法處罰等措施,加大超標用能懲戒力度。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辦法,鼓勵谷期用電,轉移高峰負荷。降低小火電價格,鼓勵提前關停或按期關停的小火電機組向大機組轉讓發電指標。認真落實國家有利于煙氣脫硫電價政策,研究制定水電、垃圾發電、秸稈發電、余壓余熱發電等補貼政策。全面開征城市污水處理費,市物價局要會同市財政局等部門研究制定我市污水處理費(含自備水源用戶)收費政策,確保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年底前市區城市污水處理費不得低于0.8元/噸,縣(市)污水處理費不得低于0.6元/噸。合理調整各類用水價格,加快推行階梯式水價、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和差別水價,制定鼓勵利用再生水、礦井水、雨水等的價格政策。提高垃圾處理費、二氧化硫排污費征收標準,加強排污費征收管理,杜絕“協議收費”和“定額收費”。
切實增加資金投入
各級財政要在今年增收和明年預算中進一步加大對節能減排的資金扶持力度,采取補貼和獎勵等方式,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高效節能產品和節能新機制推廣等。加大財政基本建設投資向節能環保項目的傾斜力度,推動和引導社會、企業各方面加大對節能減排的資金投入。鼓勵和支持企業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拓寬境內外融資途徑。繼續加強和改進新型墻體材料專項資金和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征收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依法強化監督管理
抓緊出臺我市節能監察辦法,加快市節能監察機構建設,完善更新監測設備和儀器,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加強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施過程監管,對達不到建筑節能標準的,建設部門不予辦理開工和竣工驗收備案手續,不準銷售使用。強化環境監督,環保部門要建立和完善準確的減排監測體系,嚴格監測規范和制度,增加監測和現場執法檢查的頻次。監察部門要對環保違法違紀行為嚴肅查處,對因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環境事故、干擾正常環境執法的公職人員,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