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別墅大開國門迎接浩浩蕩蕩的歐美建筑風格大軍時,很多人說,中國近年來別墅建設雖然越來越多,但很少有保留本土傳統建筑風格的別墅,大有痛斥本國缺乏建筑設計人才之勢。對此批評,一些曾訪游多國的建筑設計師并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就歐美的別墅建筑來說,很多別墅產品本身就兼收并蓄,包容多種建筑元素,對于中國別墅建筑而言,只要是好的、適宜的東西同樣都可以“拿過來”,再適當融入本國的建筑元素,一棟棟多重風格的別墅就孕育而生了。現在的中國別墅建筑設計也在沿用同一種方法——“拿來主義”。著名加拿大籍華人建筑師、Centaland設計機構的首席設計師干彤就持有這種觀點。
傳統磚木“愛”上鋼筋混凝土
傳統磚木“愛”上鋼筋混凝土
干彤表示,我國傳統的建筑以磚、木結構為主,而現代的建筑出于對安全和節能的考慮,所以在結構上主要采用鋼筋混凝土為主要建材。從磚木結構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轉變,從時代的發展來看,是一個自然的過度。每一個時代,建筑方面都會因國家的經濟、政策、環境變化、外交等不斷進步和改變,盡管現代的建筑基本上拋棄了木結構,但在別墅建筑方面,我國的一些建筑設計師仍然會沿用一些木結構,將現代的建筑元素與傳統建筑風格相結合,建造出既具備現代建筑舒適、安全、節能等優點,又具有傳統建筑的古樸和典雅的現代別墅。
干彤特別指出,木與鋼筋混凝土二者兼備,在建筑性能上可以做到一種優勢互補。木頭由于材質輕,便于加工等特質,使其在建筑上用途上很多,比如紫檀木,它的好處就是堅固,光澤好,不容易開裂,但,紫檀木是稀有的名木,價格昂貴,用在建筑立面上太奢侈了,不經濟。其實一般的木質經過加工打磨后處理后,也會有著相當不錯的用途。例如,有些木頭還可以雕刻精美的圖案如花草魚蟲、龍鳳、飛禽、走獸、山水樓臺、人物故事等等,用于裝飾建筑的外觀,更能顯示出中國傳統的建筑特色,而鋼筋混凝土則可以彌補木頭不耐風吹雨打的缺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