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武漢]地下20米探秘“長江第一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4-06  來源:荊楚網  作者:荊楚網
核心提示:[武漢]地下20米探秘“長江第一隧”

提要 長江隧道掘進將近半年了,不少市民關心:隧道施工如今進展如何?挖掘過程中會不會突然進水?隧道內部是如何拼裝的?將來挖通后如何行車?如何確保施工安全?昨日,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進入正在施工中的長江隧道內部,現場了解施工中的各種情況,給您一一解開疑惑。



長江隧道一環一環向前推進

洞內涼颼颼 鋪有小鐵軌

地下深處開通“小火車”


昨日中午,記者在建設方負責人陪同下,來到長江隧道武昌工地。武漢理工大三層樓校區操場上,敞開著兩座深達20余米、與籃球場面積大小相仿的巨大豎井。

武漢長江隧道為雙孔雙向設計,各設兩個車道,供車輛一來一去。記者沿著“之”字型樓梯,進入深達20米的南岸豎井內,進入東線隧道內。盡管中午陽光高照,隧道內光線仍略顯昏暗,只聽見前方有機器的轟響聲。

讓人驚奇的是,隧道內底部竟然鋪設一條小鐵軌,工作人員開著一列“小火車”往隧道內運送水泥漿、管片等。

隧道內,只見一環一環往前延伸,而灰白色的內壁上,極有規則地排列著密密麻麻的小方孔,孔內連接著兩三組粗大的螺母和螺栓。隧道一側的“半山腰”上,并排著紅黃兩根粗大的管子,工程人員說管道內輸送的是盾構機施工需要的泥水漿。

記者沿著架設在隧道壁上的簡易步道往前走,便看到正在前方“埋頭苦干”的“地老虎”了。

“地老虎”鉆洞兩米一“步”

“地老虎”學名叫泥水平衡式盾構機,是專門為武漢長江隧道量體訂做的,一共兩臺,分別被命名為“長江一號”和“長江二號”,分別開掘隧道的兩個孔洞。

這兩只“地老虎”可謂龐然大物,“身長”57米、“腰粗”11.38米,“體重”達1100噸,其電機、液壓等核心部件,均在法國制造。在沈陽完成組裝后,又被“大卸八塊”后陸續運抵武漢。

從外形上看,盾構機大約有三層樓高,最前端是巨大的刀盤,上面排列著六組、360把刀具,分別用來“啃”巖石和砂土層等。其后類似“脖子”的部分,是一個可封閉的巨大泥水艙,里面注滿高壓泥水漿,可以使勁頂在刀盤的工作面上,防止高11余米的隧道前端塌方,并防止地下水和江水滲透。“身體”中后部,便是液壓驅動、機電設備、管片自動安裝等各種設備。

據陪同的武漢城投公司工程人員介紹,盾構機在掘進時,要完成四個動作:掘進、除渣、護壁和拼裝管片。而刀盤掘進就如同“剃須”,被刀盤啃下來的泥沙先回收到泥水艙,通過高壓管道送上地面,再輸送到沙湖邊的泥水處理廠,分流大顆粒的渣土后,泥漿再重新送回隧道內使用。

刀盤每前進兩米后,盾構機的圓柱形外殼臨時支撐起隧道,高壓泥水漿隨即對洞壁形成“護壁”,然后管片拼裝機開始安裝管片,形成一環隧道。

然后,刀盤在32根液壓千斤頂的推動下,繼續向前緩慢掘進2米,再鋪設下一環。重復上一道工序,慢慢向前推進。

記者在現場看到,長江隧道每掘進2米,便停下來拼裝像“龍鱗”一樣的管片。而每一環隧道,是由9片管片拼成。9片弧形的管片,分別長2米、厚0.5米,重約10噸,上面預留有8個方形的孔槽。

工程人員介紹,這8個方形槽是在九峰制造基地澆注時預留下的,也方便管片在隧道內拼裝時吊裝。而管片在用“小火車”運到隧道內之前,先在地面上完成防水條的粘合,在管片咬合處貼上一兩厘米厚的橡膠墊,以保證管片拼裝時咬合緊密。

據工程人員介紹,武漢長江隧道的江中段,從長江水面到隧道底部深約60米,水深是上海長江隧道處水深的1.6倍。這種“高壓富水”環境下隧道管片的高抗滲和高耐久性,是一道世界難題。

而水中的混凝土遭遇腐蝕,多半是因為防滲層保護不力造成。為了研制可靠的長江隧道管片,武漢專門成立了高抗滲長壽命大管徑隧道管片課題組,在管片外壁涂有5厘米厚的保護層,可將隧道的使用壽命由100年增加到150年。上月底,該課題科研成果通過國家科技部“863”驗收,長江隧道已經用上這種長壽命的“鱗片護體”。

記者看到,管片上的每個方形槽內,還緊緊地連接著3組粗大的螺栓和螺母,與旁邊的管片“手挽手”般相連,也將隧道內的所有管片緊緊地連成一體,增加了隧道的牢固性。

每當一環管片拼成后,工人還要將高壓泥水漿注入管片之間,如同陸地蓋房子時的“抹縫”一樣。這樣,再靠著隧道最外面的“防水衣”,以及環線隧道的壓力讓洞壁愈壓愈緊,三重保護可讓長江隧道“滴水不漏”。記者在近20米的地下看到,灰白色的隧道四壁都是干燥的。

      據了解,正在施工中的上海長江隧道掘進,是一邊在挖洞,一邊架設在地面預制好的路面。而記者在現場看到,最先開工的武漢長江隧道,已挖好的300米隧道如同一個“巨型管道”,將來如何行車呢?

據工程人員介紹,武漢長江隧道采用的施工方法與上海略有不同,是先挖隧道,后鋪路。

武漢長江隧道全長3630米,其中隧道全長3295米,包括采用盾構法掘進的2550米,兩端明挖、暗挖段長745米,其余335米為進出口段。從武昌三層樓工地盾構的隧道段,采用兩臺盾構機先將隧道“一氣呵成”,挖到漢口鄱陽街與北京路路口。

長江隧道內徑約10米,在隧道中間偏下位置,現澆寬約7米寬的兩條行車道,兩側設置防撞墻,不設非機動車道。頂部吊頂后,設置照明、信號燈等;路面以下分兩部分,一半用來鋪設電纜、排水管線等,另一半設置為逃生通道,以備急需之用。

按設計,長江隧道在南北兩端共設三處出入口,供城區車輛進入(如圖:隧道走向示意圖)。江北設置大智路主出入口,在勝利街設置右進匝道、在天津路設右出匝道(如圖:漢口大智路出入口);武昌端則通過友誼大道立交,設置直通沙湖大橋-中北路的主出入口,另設友誼大道右進和右出匝道。

      武漢長江隧道開始穩步向前掘進了。昨晚,東孔隧道掘進310米,已穿過和平大道,今日將開始穿越武大(武昌至大冶)鐵路。

去年10月,率先掘進的東孔隧道好事多磨,先是穿越理工大5層電教樓,然后又鉆過7層高的某醫院大樓與和平大道,進度相對緩慢。

按計劃,今日開始穿越武大鐵路。根據施工方案,施工時鐵路運營無需中斷,由武昌發往九江、上海方向的列車不受影響。

而與之并肩的西孔隧道,昨日也掘進到70米,正在穿越理工大5層電教樓。經過掘進初期的不斷磨合,兩只“地老虎”正一前一后,以日均8米-10米的速度向長江推進。

按計劃,下月底前,長江隧道將開始穿越武昌長江大堤,正式向江底掘進。年內,隧道將開挖到漢口岸。明年底前,“長江第一隧”將正式建成通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