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8時,“皖電東送”龍頭工程淮南平圩#3機組提前52天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高標準移交生產,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機組是國家“十一五”電力工業發展規劃的重點工程,也是華東能源“火電三峽”的首臺60萬千瓦機組,據悉“火電三峽”的靜態總投資預計超過1000億元。
平圩二電是中電投集團創新“工程建設委托制管理”模式的第一個60萬千瓦機組項目。針對業主的管理模式,安徽電建二公司將科學的管理、務實的作風與現代化的施工手段結合起來,提出了建設“同期同類型最好機組”,爭創“魯班獎”目標。
沒有萬人會戰的壯觀場面,有的只是吊車有序地旋轉,車輛來往穿梭。在建設過程中,電建二公司積極推行安全“一日一報”,嚴格現場監督檢查,實施精細管理,過程控制,合理調配資源,均衡組織施工,克服了設備、設計滯后及高溫、雨水天氣帶來的困難,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四到頂”(鍋爐房到頂、主廠房到頂、煙囪到頂、冷水塔到頂)。其中#3機組冷卻塔僅用5個月19天時間就完成了筒身施工,創造了全國同類型冷卻塔三角架翻模施工最快紀錄。而#4機組冷卻塔從環梁施工到結構到頂只用了5個月13天,又刷新了#3機組冷卻塔的施工紀錄!“四到頂”不但創造了中電投在建七臺60萬千瓦機組最快的施工紀錄,同時也創造了國內同類型機組施工新紀錄!
不僅在進度上趕超,平圩二電項目部的建設者們更把質量視為生命,為確保澆筑出來的混凝土平實光滑,平圩項目部創造性地把混凝土澆筑區域劃分成責任小區,確定責任人負責混凝土振搗質量。采用了高強覆合玻璃鋼多層竹膠合板作為模板面板,要求每塊模板的厚度必須相等、拼縫必須平整。為確保倒角弧度優美,項目部還訂做了PVC條,在模板與下層構件之間采用雙面膠帶密封,以免施工上層結構漏出水泥漿液,全面確保澆筑出來的混凝土外觀亮滑,有人說平圩二電的主廠房梁柱的清水混凝土像面鏡子!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監理贊嘆平圩的砼工藝創造了60萬千瓦機組主廠房土建結構的最好水平!
以滿足業主愿望為服務標準,以為業主創造價值贏得價值。在平圩二電建設進程中,“和諧共建”在業主和施工單位之間形成了良好的氛圍。2007年1月19日,平圩二電#3機組提前50天并網發電,中電國際CEO李小琳致信感謝,并題詞“平圩有作為,二電創新輝”。
安徽電建二公司在“打造名牌企業”的感召下,不斷超越,追求完美,在平圩這個大舞臺上著力抒寫著濃墨重彩的中國電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