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讓混凝土更“冷酷”——解讀砼預冷二次風冷骨料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3-01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記者 李新龍 陳勇 通訊員 彭泉
核心提示:讓混凝土更“冷酷”——解讀砼預冷二次風冷骨料技術
    水電項目中,防止大壩因溫度應力出現危害性裂縫,是施工人員最頭疼的問題,而降低混凝土出機口溫度是避免裂縫的前提。 “砼(即混凝土)預冷二次風冷骨料技術”的問世,改變了業內人士認定風冷骨料只能保溫且效率低的觀點,打破了混凝土出機口溫度難以達到7攝氏度以下的定論,為三峽工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由于水泥水化熱的作用,水泥加水及其他骨料混合拌制成混凝土,必然先升溫,待達到一定的溫度后冷縮,致使混凝土可能因溫度應力出現裂縫。國內外常規的混凝土預冷技術為水冷骨料加上風冷保溫,最后加片冰拌和混凝土,俗稱“三冷法”。然而,不可避免帶來的問題是,占地面積大,工藝環節多,運行操作復雜,冷量損耗大,材料出口溫度不穩定,且工程投資大,運行費用高,還會產生危害環境的廢水。

    據長江委研究院施工處副處長龍慧文介紹,該院打破常規預冷方式,首創“二次風冷骨料技術”。通過多次試驗及實際運用表明,創新的工藝流程產生極為可觀的效益:一是利用地面二次篩分所設骨料倉兼作一次冷卻倉,將傳統的水冷骨料改為風冷骨料,同等生產能力下可減少占地面積80%,又可節約投資,同時無影響環境的廢水產生;二是通過上料膠帶機將一次風冷后的骨料直接送入二次風冷倉,保證連續生產和連續冷卻;三是最后加入片冰拌和混凝土,預冷混凝土溫度可穩定地達到7攝氏度。

   該技術為國內外首創,與常規技術相比,除占地減少外,還降低能耗31%,減少投資32%,節省運行費用39%。在三峽二期工程中,節約投資近1億元,節省運行費1.16億元。

     目前,該技術在全國水電建設中全面迅速推廣,繼三峽工程之后,龍灘、小灣、構皮灘、彭水、景洪、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大壩加高等國內大中型水電項目,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沙特、蘇丹等國外工程也相繼使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