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邯鄲市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一年之際,該市在人民廣場舉行了隆重的宣傳活動。邯鄲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市民們紛紛駐足觀看,成為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近日,記者從該市散裝水泥辦公室獲悉,在《條例》推動下,散裝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令人振奮。
散裝使用量增加,設施建設加快。
《條例》作為河北省第一部、全國第三部有關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管理的地方性法規,于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邯鄲市散裝水泥及預拌商品混凝土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預計到今年年底,邯鄲市散裝量將突破110萬噸,創歷史新高;散裝水泥使用量將達到120萬噸,同比增長50%,城區散裝水泥使用率超過70%,進入全國“雙百”先進行列;預拌混凝土供應量將完成8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60%.另外,受政策引導和市場拉動,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全市預拌混凝土攪拌站也由2005年的5家增加到現在的10家,并且向著大型化和連鎖經營發展,目前供應能力達到300萬立方米,同比提高了兩倍,已完全可以滿足城區建設需要。今年邯鄲市涉縣新上了120萬噸粉磨站,為其混凝土攪拌站配套。
全市散裝水泥專用車新增加20輛,混凝土攪拌車50輛,其他散裝水泥專用設施也都有大幅度增加,年散裝水泥綜合配套能力達300萬噸,增強了發展散裝水泥的實力。散裝事業的發展還帶動了專用車制造、運輸業等相關產業的興旺發展。
依法行政渠道暢通,資金收繳步入規范。
推廣散裝水泥是節能環保、促進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但過去僅依靠有關部門的文件征收散裝專項資金,遇到阻力很大,經常是一個建設項目要到工地追繳10余趟。邯鄲市散辦負責人介紹:《條例》的實施使征收工作依法進行,其一,法律地位不一樣了,執法依據更加有力;其二,執法主體進一步明確,市散辦受市發展改革委委托具有執法權;其三,增加了處罰力度,使征收工作順利進行。在《條例》的作用下,稽查工作重點由監督繳費向監督使用轉移,散裝工作變被動為主動。該市將對建筑市場征收散裝資金的工作,歸入邯鄲市“行政審批協調服務中心”,在服務中心大廳開辟了綠色通道,將該項工作納入正常管理范圍。首先,新開工項目在有關部門備案核準時,散裝辦即對收繳工作開始了宣傳、告知;其次,對獲得開工許可證的項目,及時到工地稽查督導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使用情況。截至11月底,邯鄲市建設市場收繳散裝資金120萬元,同比增長70%,水泥生產企業在原燃材料漲價、生產經營不景氣的情況下,收繳率也保持在90%以上。
宣傳引導擴大影響,執法服務成效凸顯。
散裝水泥不僅是包裝方式、建筑施工方式的改革,也是節能環保、社會矚目的大事,成功與否取決于社會各界的認知程度,宣傳工作十分重要。邯鄲市從地方立法、填補法律空白,到《條例》通過省人大批準,經歷了整整兩年時間,其間經過多次論證會、聽政會審議,市散裝辦也在這兩年內全力配合做了大量工作。通過這兩年的努力,各級領導更深刻地認識到散裝工作的意義,這對《條例》的落實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條例》頒布后,邯鄲市通過召開各種會議宣傳貫徹,利用各種媒體擴大影響,大大提高了宣傳效果。切實有效的宣傳使邯鄲市從領導到群眾、從生產企業到施工單位,上上下下對散裝工作形成了共識,保證了《條例》的貫徹落實。
為適應形勢的需要,該市散裝辦工作人員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執法的綜合素質。工作中,他們一方面嚴格執法,體現法律的威嚴,對拒不執行《條例》的單位,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另一方面加強服務意識,為生產和使用單位提供各種服務,其中包括提供項目建設情況信息、辦理市場準入證、組織到先進省市參觀等。不久前,邯鄲市散裝辦以其優異成績榮獲“十五”期間全國發展散裝水泥先進單位稱號。
據邯鄲市散裝辦負責人介紹,根據市發改委要求,今年在對4個縣進行推廣散裝調研的基礎上,又對19個縣區進行了全面調研,旨在了解各縣“推散”存在的問題,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向著新的工作目標邁進。邯鄲市發改委主任張曉波指出,借《條例》實施一周年之際,要將散裝水泥工作進一步深化,起草《進一步加快發展散裝水泥的工作意見》,以市政府名義下發,并要研究制定對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減免稅方面的政策支持,擴大工業廢渣的利用量,使優惠政策延伸至整個產業鏈,以政策引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散裝工作再上新臺階。
散裝使用量增加,設施建設加快。
《條例》作為河北省第一部、全國第三部有關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管理的地方性法規,于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邯鄲市散裝水泥及預拌商品混凝土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預計到今年年底,邯鄲市散裝量將突破110萬噸,創歷史新高;散裝水泥使用量將達到120萬噸,同比增長50%,城區散裝水泥使用率超過70%,進入全國“雙百”先進行列;預拌混凝土供應量將完成8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60%.另外,受政策引導和市場拉動,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全市預拌混凝土攪拌站也由2005年的5家增加到現在的10家,并且向著大型化和連鎖經營發展,目前供應能力達到300萬立方米,同比提高了兩倍,已完全可以滿足城區建設需要。今年邯鄲市涉縣新上了120萬噸粉磨站,為其混凝土攪拌站配套。
全市散裝水泥專用車新增加20輛,混凝土攪拌車50輛,其他散裝水泥專用設施也都有大幅度增加,年散裝水泥綜合配套能力達300萬噸,增強了發展散裝水泥的實力。散裝事業的發展還帶動了專用車制造、運輸業等相關產業的興旺發展。
依法行政渠道暢通,資金收繳步入規范。
推廣散裝水泥是節能環保、促進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但過去僅依靠有關部門的文件征收散裝專項資金,遇到阻力很大,經常是一個建設項目要到工地追繳10余趟。邯鄲市散辦負責人介紹:《條例》的實施使征收工作依法進行,其一,法律地位不一樣了,執法依據更加有力;其二,執法主體進一步明確,市散辦受市發展改革委委托具有執法權;其三,增加了處罰力度,使征收工作順利進行。在《條例》的作用下,稽查工作重點由監督繳費向監督使用轉移,散裝工作變被動為主動。該市將對建筑市場征收散裝資金的工作,歸入邯鄲市“行政審批協調服務中心”,在服務中心大廳開辟了綠色通道,將該項工作納入正常管理范圍。首先,新開工項目在有關部門備案核準時,散裝辦即對收繳工作開始了宣傳、告知;其次,對獲得開工許可證的項目,及時到工地稽查督導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使用情況。截至11月底,邯鄲市建設市場收繳散裝資金120萬元,同比增長70%,水泥生產企業在原燃材料漲價、生產經營不景氣的情況下,收繳率也保持在90%以上。
宣傳引導擴大影響,執法服務成效凸顯。
散裝水泥不僅是包裝方式、建筑施工方式的改革,也是節能環保、社會矚目的大事,成功與否取決于社會各界的認知程度,宣傳工作十分重要。邯鄲市從地方立法、填補法律空白,到《條例》通過省人大批準,經歷了整整兩年時間,其間經過多次論證會、聽政會審議,市散裝辦也在這兩年內全力配合做了大量工作。通過這兩年的努力,各級領導更深刻地認識到散裝工作的意義,這對《條例》的落實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條例》頒布后,邯鄲市通過召開各種會議宣傳貫徹,利用各種媒體擴大影響,大大提高了宣傳效果。切實有效的宣傳使邯鄲市從領導到群眾、從生產企業到施工單位,上上下下對散裝工作形成了共識,保證了《條例》的貫徹落實。
為適應形勢的需要,該市散裝辦工作人員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執法的綜合素質。工作中,他們一方面嚴格執法,體現法律的威嚴,對拒不執行《條例》的單位,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另一方面加強服務意識,為生產和使用單位提供各種服務,其中包括提供項目建設情況信息、辦理市場準入證、組織到先進省市參觀等。不久前,邯鄲市散裝辦以其優異成績榮獲“十五”期間全國發展散裝水泥先進單位稱號。
據邯鄲市散裝辦負責人介紹,根據市發改委要求,今年在對4個縣進行推廣散裝調研的基礎上,又對19個縣區進行了全面調研,旨在了解各縣“推散”存在的問題,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向著新的工作目標邁進。邯鄲市發改委主任張曉波指出,借《條例》實施一周年之際,要將散裝水泥工作進一步深化,起草《進一步加快發展散裝水泥的工作意見》,以市政府名義下發,并要研究制定對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減免稅方面的政策支持,擴大工業廢渣的利用量,使優惠政策延伸至整個產業鏈,以政策引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散裝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