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從松陽發展散裝水泥歷程思考我國欠發達地區"發散"方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2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建材報  作者:浙江省松陽縣發展散裝水泥辦公室副主任楊松庭
核心提示:從松陽發展散裝水泥歷程思考我國欠發達地區"發散"方向
   按:本文作者從本地發展散裝水泥的工作實際出發,進行總結,提煉經驗,并以小見大,提出我國欠發達地區發展散裝水泥的設想——以政策為導向,廣泛宣傳,從抓重點項目入手,興建預拌混凝土企業,廣設農村銷售網點。其中作者也對設立農村銷售網點進行了一番說明。文章有一定的啟迪作用,現予以全文刊登,供業者參考。

  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轉入科學發展軌道、保持平衡較快發展勢頭的關鍵之年。堅持科學發展觀統領,堅持節約資源基本國策,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宗旨,加快欠發達地區散裝水泥的發展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對保護環境和生態以及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一、浙江省松陽縣散裝水泥發展的基本狀況松陽縣地處浙西南山區,屬浙江省欠發達縣市之一。建設項目較少,經濟發展滯后,發展散裝水泥工作起步也較晚。“十五”初,即2001年,全縣建設項目小,散裝水泥總用量僅1.1萬噸;縣內沒有水泥生產企業;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由縣發展計劃局投資科兼管,在具體實施中沒有專職人員去抓具體落實,更談不上遠景規劃和如何發展。

  二、欠發達地區發展散裝水泥的重要意義大力發展散裝水泥,實現水泥散裝化、混凝土商品化,是順勢應時,利國利民、惠及千秋的邊緣性專項綠色事業。加快發展欠發達地區的散裝水泥事業意義重大。

  自《浙江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辦法》(省人民政府第151號令)出臺后,2003年,松陽縣發展散裝水泥工作職能轉為縣經貿局主管。松陽縣經貿局高度重視,將發展散裝水泥列入了日常議事日程,同時設置了發展散裝水泥辦公室。這樣,松陽縣的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展開,管理逐步走向規模。據統計,“十五”期間,共完成散裝水泥使用量14萬噸,為國家節約包裝紙袋840噸,折合優質木材4623立方米,節約煤炭1092噸、燒堿307噸、電力100萬度、扎口棉紗5.6噸、水資源16.8萬噸,減少水泥損耗6300噸,減少粉塵排放530噸,取得了顯著成效。

  使用散裝水泥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是節約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載體,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減少資源消耗,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方向。

  三、松陽縣散裝水泥發展的五點探索(一)加大宣傳,促進共識,積極營造使用散裝水泥的氛圍在發展散裝水泥工作中,宣傳是“先鋒”,也是散裝辦工作人員的首要職責。利用各種宣傳方式,擴大宣傳面,加強宣傳力度,可贏得全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幾年來,松陽縣散裝辦全方位、多形式地開展散裝水泥宣傳活動,促進共識,積極營造使用散裝水泥的氛圍。

  1、多形式深入宣傳,提高認識,達成共識。通過報紙、電視、廣播、宣傳條幅、知識競賽、有獎問答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使用散裝水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會影響面不斷擴大,使廣大用戶從不認識到認識,再主動要求使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僅2005年一年時間,松陽縣散裝水泥使用量就達到5.6萬噸,超額完成麗水市散裝辦下達的使用量任務的12%,征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19.83元。

  2、以貫徹落實政策法規為內容,加強宣傳,擴大影響。通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省政府第151號令,宣傳商務部、公安部、建設部、交通部聯合發文的《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等相關政策法規,同時結合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21號),從政策的高度向社會各界昭示——大力宣傳發展散裝水泥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生態環境保護型社會、利國利民的重要舉措。

  3、堅持“三結合”,提高宣傳的導向功能。宣傳工作在散裝水泥事業發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發展散裝水泥第八個宣傳周期間,松陽縣散裝辦與縣同心集團聯合舉行宣傳活動,堅持宣傳與落實相結合、宣傳與實用相結合、宣傳與檢查相結合,擴大宣傳力度,提高市民對使用散裝水泥的認識,改變消費觀念,營造市民使用散裝水泥的良好氛圍;我們在宣傳活動中,結合本地的使用散裝水泥實際情況,分別對使用散裝水泥和袋裝水泥進行經濟核算比較,使廣大市民充分認識到使用散裝水泥既實惠,質量又可靠,還省工省時、美化環境。通過這些面對面的宣傳,從政策和市場經濟角度切入,積極引導,充分發揮了宣傳的導向功能。

  (二)依法興散,規范程序,促使建設項目全面用散松陽縣散裝辦配有專職人員2名,建立健全了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實行規范操作、標準收費、預收、結算返退款程序均做到公開、公正,征收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全部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接受有關部門監督。

  《浙江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辦法》(省政府第151號令)及財政部[2002]23號、省財政廳[2002]139號等文件貫徹落實,是松陽縣開展散裝水泥工作的重要法規政策依據,縣散裝辦以按政策規定征收和返退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為抓手,作為促進發展散裝水泥的重要手段與主要措施,積極爭取水利、交通、公路、建設等重點建設單位的行政主管部門大力支持與配合,所有項目實行預收專項資金,促使在建項目創造條件使用散裝水泥,使散裝水泥使用面、點不斷擴大,確保散裝水泥使用量、率。

  (三)招商引資,積累后勁,興辦預拌混凝土企業發展預拌混凝土是國家的產業導向,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將為散裝水泥提供更大的空間,也是散裝水泥發展的必然趨勢。為適應現代化城市建設和城市環境需要,推動建筑施工技術進步,加快我縣現代化城市的建設步伐,只有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企業,實現混凝土商品化,才是推進和鞏固散裝水泥使用量的保證。但是在我們欠發達縣要新辦預拌混凝土等有關發展散裝水泥的企業,存在著資金、技術、人才等種種困難。

  2003年我們結合縣政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經貿局的優勢,引進資金1280萬元,在我縣黃田圩工業小區新辦浙江同心集團麗水混凝土有限公司。該公司購進150噸自動混凝土攪拌設備2套、汽車泵車和拖泵車各1輛、混凝土運輸車13輛等先進國產設備,實現預拌混凝土邁向商品化供應,為落實商務部、公安部、建設部、交通部四部門聯合發文《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奠定了基礎。現該企業年產預拌混凝土10萬立方米,年使用散裝水泥2.53萬噸,進一步提高了我縣散裝水泥使用量、率,推動了我縣散裝水泥事業的快速發展。同時該企業實現年銷售1800萬元,上交國家稅金190萬元,實現利潤130萬元,已成為松陽縣重點企業,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四)抓住契機,拓寬市場,加快散裝水泥行業的發展進程在“十一五”開局之年,即2006年,龍麗高速公路建設跨越我縣境內52公里,總投資約23億元,是我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個投資項目。該項目也為松陽縣散裝水泥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據調查,2006年高速公路路面接通,需用散裝水泥5萬噸,全縣境內三個出入口建設散裝水泥用量也需5萬噸,同時還建設服務區等工程,總計12萬噸散裝水泥。這為我們發展散裝水泥既提供了市場機遇,也為加快散裝水泥行業企業發展創造了條件。縣散裝辦及時將有關信息轉告散裝水泥銷售企業,并協助他們盡快增加散裝罐和運輸車輛,增加儲存能力和運輸能力,確保龍麗高速公路散裝水泥的使用量,以保證“十一五”期間規劃目標的實現。

  (五)瞄準農村市場,努力提高散裝水泥使用量、率提高散裝水泥的使用量、使用率,是我們散裝水泥工作者的落腳點。松陽縣散裝辦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創新務實,充分發揮散裝辦的職能。

  1、抓重點,瞄準農村市場。隨著中央建設新農村相關政策的出臺,農民脫貧致富建新房、下山脫貧建新村、康莊大道村村通等新農村建設項目,為發展散裝水泥提供了市場機遇。如何抓住契機發展散裝水泥事業,是散裝工作者“十一五”期間的重要課題,也是松陽縣散裝水泥工作者響應中央號召服務“三農”,建設好新農村的任務。我縣以方便、廉價、優質服務為宗旨,建立農村銷售網點,成為發展農村使用散裝水泥的立足之本。

  2、重篩選,設立農村試銷網點。對交通方便的鄉、鎮水泥制品企業進行篩選,讓該企業在生產水泥制品的同時兼營銷售散裝水泥。發揮原有散裝罐作用,設散裝水泥試銷網點。

  3、講服務,推進新農村建設。對下山脫貧建新村、灘坑電站移民新村等新農村建設網點,通過縣農辦、縣移民辦、縣散裝辦共同出資,安裝臨時散裝流動罐,為移民供應廉價、優質散裝水泥,降低農民建房成本,為推動我縣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四、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散裝水泥的思考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政策性強,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而其工作比較單一,因此要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善于找準突破口,找到結合點,需要與時俱進的精神來拓展工作,值得我們去探討。

  1、找準突破口。從以上我縣發展散裝水泥的五點探索,是否可以這樣設想,我國欠發達地區發展散裝水泥的方向應是:以政策為導向,廣泛宣傳,從抓重點項目入手,興建預拌混凝土企業,廣設農村銷售網點。

  2、找準切入點。資源綜合利用與散裝水泥工作有很多相通之處,如資源綜合利用與散裝水泥工作同屬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工作范疇,工作目的一致,工作對象一致;散裝辦人員對水泥行業的業務知識熟悉,能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等。發展散裝水泥與資源綜合利用緊密結合是拓展散裝水泥工作的切入點,將兩者緊密結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