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沙鋼前三季度固體廢渣銷售收入達3.1億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1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沙鋼前三季度固體廢渣銷售收入達3.1億元

    今年以來,沙鋼集團公司回收焦化副產品、各種礦渣、氣體及廢舊物資等,1-3季度創造了銷售收入7.8億元的好成績。

    公司充分發揮鋼渣粒化和礦渣微粉生產線的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將鋼渣、高爐水渣等固體廢物進行深加工,制成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前三季度固體廢渣銷售收入達3.1億元。其中鋼渣收入達6574.1萬元;恒昌制粉廠將高爐水渣制成微粉供給水泥廠制成綠色水泥,今年截至目前已經創造效益1.5億元。

    公司綜合銷售處還與各生產車間集思廣益,變廢為寶,最大限度回收各類廢舊物資。綜合銷售處深入現場對各部門回收的各類廢舊物資進行實地了解,對能夠修舊利廢再次利用的交有關部門處理,對不能再次利用的,分門別類建立詳細的電子檔案,以便保存和快速查詢。同時,在最短的時間內有針對性地聯系好客戶,迅速制定招標方案進行招標。今年,公司還將各種廢塑料、廢木板、廢紙等進行集中存放招標銷售,前三季度共銷售各類廢舊物資1657.8萬元。 

[背景鏈接]http://business.sohu.com/20061010/n245705993.shtml

打造新蘇南 廢物利用增新值

  記者:“我現在是在江蘇省最大的鋼鐵廠沙鋼集團,我們知道在煉鐵的過程當中,會產生很多的像這樣的廢渣,就是我手上這種,也就是我們在傳送帶上看到的這些,過去的時候,這樣的廢渣幾乎是沒有任何用處的,但是現在同樣的廢渣每年可以為沙鋼創造幾個億的收入,我現在很想知道,沙鋼人是怎么樣把這樣的廢渣變廢為寶的,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現在我手上拿的這種白色的像面粉一樣的物質叫做礦渣微粉,就是沙鋼集團生產的,這種微粉是生產高質量水泥的一種非常好的材料,也正是這樣一種微粉每年給沙鋼集團帶來了幾億元的收入,而實際上這樣一種微粉也正是這樣一種剛才我在煉鐵車間里邊拿到的礦渣生產出來的,就這樣,沒有用的礦渣就變成了一種非常有用處的微粉,而為了生產這樣一種礦渣微粉,我們注意到沙鋼集團投資了2.6億來買這套設備,而這2.6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完全收回了。”

  位于蘇州的沙鋼集團是江蘇最大的鋼鐵企業,每年消耗的標準煤超過600萬噸,是蘇州、無錫和常州三地最大的能耗大戶,這樣的標志性企業能否向低能耗低污染轉型,這是新蘇南模式能否成功的一個風向標。

  李源潮:“你是生產大戶,是我們創造利稅的大戶,同時你也要做環保的大戶,做節約的大戶,做循環利用的大戶。”

  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在沙鋼調研時,和李源潮交談的人叫沈文榮(沈文榮新聞,沈文榮說吧),他是這家民營鋼鐵企業的掌門人,其實對于節約環保的好處,沈文榮心里的帳,算得非常清楚。

  “像我們鋼鐵在能源消耗,在整個制造成本當中比重要占到35%到40%,單是制造成本了,不包括原料,這個比重很大的。”

  想走節約之路,卻不一定能走得上,沈文榮告訴記者他的苦惱。

  沈文榮:“技術問題是重要問題。”

  節能降耗,需要先進的技術,誰來幫助沈文榮這樣的企業家來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呢?記者在沙鋼采訪的時候,恰巧碰到蘇州節能中心正在對沙鋼的電耗進行監測。

  蘇州節能中心主任貝榮華:“看得出,它有沒有節電的潛力,像這個基本上就沒有了,已經達到了一種極限,應該說已經達到了極限。”

  監測完電耗之后,蘇州市節能中心又開始監測沙鋼鍋爐的保溫情況。

  “目前它的爐壁溫度這一點測出來是49度,46、47按照國家標準,它是不能大于50度,說明它的保溫還可以。”

  政府成立節能中心是蘇南地區的一項發明,幾乎每一個地級市都有這樣的機構,比如蘇州市年耗煤3000噸以上的企業共有706家,每一家都在貝榮華他們的監測之下。

  “一個就摸清企業的家底,用能的家底,第二個找出企業的存在節能的潛力。”

  對于蘇州的706家能耗大戶來說,貝榮華就像是一個鐵面判官,如果企業在節能方面有缺陷,必須要進行整改;而有些時候,貝榮華又像是個財神,他不僅幫助企業提升效益,你做得好,他還會給你帶來獎勵。

  “我們蘇州今年拿出940萬元獎勵,一共有22家企業,都是在電上管得好的,沙鋼是第一管得最好,第一名拿到70萬元,還有的拿到60萬元,最少的拿到30萬元,在其它方面節水節煤氣,現在煤氣基本上不排空,余熱余壓進行熱效率的評審,也是我們來做的,也是合格的類似的獎勵,電可以減免四個億度,一年估計省幾百萬元。”

  目前江蘇省80%的能耗集中在工業領域,而工業的能耗又集中在全省2276家高能耗企業上,如何有效降低能耗降低污染,江蘇的做法是,對這2276家企業一家家進行監控管理,整改到位,但江蘇全省節能中心的工作人員加在一起不過幾百人,他們怎樣能夠日復一日地監管這數千家企業呢?

  李源潮:“就是一個市場倒閉機制,我們要讓節約的人得利,讓浪費的人吃虧,不能讓它倒過來,所以我們現在在很多方面,我們實行一個監督機制來對那些高能耗的設備,我們認為是落后設備,落后生產力,進行強制淘汰,同時我們還實行一種鼓勵的機制,最后我們還實行法律保障機制,就是關于節能,建設節約型社會,我們都通過人大的立法,通過政府的立規,形成一種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