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天津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的一部分———天津干線采用全箱涵型式輸水,全長約155公里,設計流量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0立方米/秒)。按初步設計估算,天津干線投資約86億元。
據悉,南水北調工程共規(guī)劃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分別從長江的下游、中游和上游向膠東、華北和西北地區(qū)調水,溝通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形成四橫三縱的供水格局。規(guī)劃工程到2050年完成,年總調水規(guī)模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0年通水,調水規(guī)模為95億立方米,我市分水量為10.15億立方米,收水8.63億立方米。
天津干線始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西黑山村西北(總干渠1120公里處),總體走向由西向東,沿線經過河北省保定市的徐水、容城、高碑店、雄縣,廊坊市的固安、霸州、永清、安次等8個縣市,在武清區(qū)王慶坨鎮(zhèn)進入本市,終點位于西青區(qū)曹莊泵站。
天津干線采用全箱涵型式輸水,沿線主要建筑物包括:155公里箱涵,進口閘、調節(jié)池、連接井(向王慶坨水庫輸水)、分流井(一部分水量由此直接通過配套工程送至西河泵站)、出口閘等。天津干線穿越4條鐵路(京廣、京九、津霸、津浦),4條高速公路(京深、津保、京滬、張石),7條國省干道(107、106、112等),49條河渠(中瀑河、大清河、牤牛河、子牙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