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十一五”:新材料產業要實現“四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5-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建材報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十一五”:新材料產業要實現“四化”

      從4月11日在昆明召開的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暨2006中國高校材料院長論壇了解到,“十一五”期間我國材料領域的發展目標是:開發綜合性能高、資源消耗少、環境負荷低的材料及工藝技術,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需求,支撐和引領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其中,材料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是:結構功能復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與器件集成化,制備和使用過程綠色化。

  據與會的科技部官員和材料界的權威專家介紹,目前,我國已經成為材料的生產和消費大國:鋼鐵、有色金屬、水泥、平板玻璃、陶瓷、合成纖維等基礎材料的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的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二、第三位;國際貿易中40%的鐵礦石被運往中國,我國消費的水泥接近全世界的50%。此外,我國的材料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相當的比重,多數經濟指標在1/3左右,全部材料工業的工業增加值約為1.5萬億元,約占我國GDP的14.6%。

  據了解,我國材料產業的迅速發展得益于有個比較好的基礎:目前,中科院系統和中央所屬的與材料相關的科研機構超過100家;設置材料類專業的高校有421家,占普通高等院校的66%;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中,有84所設置了材料類專業,占到88%的比例;材料領域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44家,占國內全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30%左右。“十五”期間,我國材料領域發表論文1.8萬篇,申請發明專利5000多項,制定技術標準93項,培養研究生8000多名,取得成果1800多項。2004年的兩項國家發明一等獎及2005年的一項國家發明一等獎都出自材料領域。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