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頭車、水泥車超載、超速、闖禁區怎么辦?裝“電子眼”看牢工地、配GPS(“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鎖定泥頭車!昨天,廣州市建委負責人介紹,正在著手落實這兩項監督措施,爭取在今年內普及全市。
在昨天舉行的“廣州市散裝水泥與混凝土企業運輸安全會議”上,近200家散裝水泥運輸企業到會,創下行業有史以來到會率最高的一次。參會的廣東粵和代表告訴記者,泥頭車等特種運輸車輛接連出事,讓他們也覺得心寒,一接到通知,第一時間趕來開會。此外,為了加強監管,他們還建起公司GPS監控平臺,已經有近十輛混凝土運輸車配上了GPS裝置,每車投入2000元左右,平臺投入3000元,“汽車動向了如指掌,擅改行車路線、拉私活、闖紅燈,一查記錄,鐵證如山,這筆費用,花得值!”
高科技助陣減事故
市建委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市芳村區已經有不少建設工地安裝了實時監控系統,工地想違規出泥、運料,監控人員一目了然,廣州市已有打算,在全市工地逐步推廣監控系統。此外,為泥頭車、散裝水泥車和混凝土攪拌車配備GPS系統,也被納入議事日程。
據介紹,由于GPS可以為汽車實時定位,主管部門只要調出記錄,便知道泥頭車、水泥車何時開出工地,行走路線如何,甚至是否超速行駛,想瞞天過海違規拉貨,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GPS安裝后,也將為主管部門取證提供有力證據。據悉,市城管辦正在與公安交警部門研究泥頭車、水泥車等專營車輛在市區內的行駛路線,并逐步為汽車安裝GPS,實行動態監督。工地監控則可以把好出、進泥關,超時、超載,到底是誰的責任,一看錄像就知道。

上圖:泥頭車近日屢屢“犯事”,如何監管好這一“馬路霸王”事關重大
水泥車限期“報戶口”
前天晚上,廣州市一輛混凝土攪拌車在行駛時,不慎壓上沙井蓋后側翻,幸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作為載重近15噸、同樣“身量”龐大的特種運輸車輛,混凝土攪拌車也曾經釀成事故,更發生過失控撞入玉器鋪的“烏龍”事。有關人士介紹,別看混凝土攪拌車“背著鐵罐跑”,似乎不可能超載,實際上他們發現,有不法之徒將泥罐從6立方米擴大至10立方米,相當于超載10噸!
市散裝水泥辦公室要求,各運輸單位必須于本月31日前,為所有車輛報齊“戶口”,其中自有車輛和租賃車輛還要求分表填寫。市民如果發現違規水泥車,歡迎積極舉報,電話為12319。
據要求,各運輸單位應將在用車輛的車主名稱、車牌號碼、車輛型號、載重噸位、使用年限等資料上報建檔;禁止將自有車輛和租賃車輛混在一起上報,后者必須注明車主聯系人及電話。
各單位應加強對從業駕駛人員的培訓,確保帶病司機不上車,“帶病”車輛不上路。
敢違規“連坐”丟飯碗
從下周起,廣州市將嚴查混凝土相關運輸企業和工地。城管辦表示,發現違規運輸行為,從司機到工地,相關責任人全部“連坐”,甚至要“丟飯碗”。對于城建重點工程,也會一視同仁。
違規司機,停運半年,性質惡劣的清理出廣州市散裝水泥、混凝土攪拌運輸隊伍,各運輸單位一律不準聘用;
違規車輛,停運三至六個月,情節嚴重的,取消營運資格。
違反工作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的運輸企業,停業整改三至六個月,情節嚴重的,取消其經營資格。
違規工地,暫時停工整頓。工地項目經理記錄不良行為,酌情限制其承擔工程施工管理業務。違規企業,暫停招投標資格一至六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