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間,新疆建材工業發展速度穩增,支柱地位鞏固。2005年新疆完成水泥產量1270萬噸,“十五”期間年均增長7.2%;墻地磚2800萬平方米,年均增長115%;花崗巖板材386萬平方米,年均增長35%;平板玻璃160萬重量箱,年均增長28%;商品混凝土373.73萬立方米,年均增長27%。2005年新疆建材預計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5億元,占自治區工業總產值的4.1%,占自治區地方工業總產值的10.24%;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30億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速達到11%。新疆建材業在發展速度穩步增長的同時,運行質量成績可喜,“十五”期間5年分別實現利潤8.15億元、7.93億元、7.93億元、3.2億元、4.3億元,一直位居自治區地方工業行業前列。
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優化。新疆水泥產業平穩發展,無機非金屬材料、石材、建筑陶瓷,及化學建材等新興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到2005年,新疆玻璃鋼制品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2.92%提高到5.48%;石材比重由2000年的4.81%提高到5.88%;建筑陶瓷業發展最為迅猛,到2005年年底生產能力達到5000萬平方米,比重由2000年的0.38%提高到4.83%.傳統產業進一步優化,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新型墻體材料比重分別由2000年的10%和13%提高到2005年的29%和20%。
新疆建材工業經濟成分日趨多元化。大中型企業22家,其工業總產值占全部法人建材企業的42.79%,工業增加值占到45.40%.在發展最為成熟的水泥工業中,前3家生產集中度已達60%.中小企業作用日益突出,快速發展的建筑陶瓷、石材業中90%以上為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2004年非公有經濟企業數量和產值分別占到81.33%和62.13%,其中私營企業數和產值分別占到58.3%和22.12%。
園區建設進展大。新疆已初步形成鄯善石材工業園、哈密廣東工業園石材加工區、巴州和碩清水河工貿園區(石材)、米東工業區(新型建材)等7個園區化生產集中地。其中新疆鄯善石材工業園2005年9月被自治區工業園區領導小組批準為自治區級工業園區。園區作用日益突出。如石材業近90%的企業落戶在各石材園區,其產量、產值分別占全區石材業產量和產值的73.55%和60%。
科研開發和科技體制改革卓有成效。到2005年年底,新疆通過自治區認定的建材企業技術中心有8家,其中有1家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十五”期間,全行業21個建材產品通過自治區級新產品鑒定。科技成果獲國家部級科技獎兩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和烏魯木齊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全行業有6個產品獲新疆名牌產品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