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福建省建設廳的最新消息說,“十一五”期間,福建省建筑業總產值將實現1800億元,其中省外、境外的產值力爭達到500億元。
據福建省建設廳的最新統計表明:全省“十五”時期,建筑業累計實現總產值3214億元,年均增長速度為29%,比“九五”期間增長162%;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總值的7%,并帶動了勞務、各類中介、勘察設計咨詢等60多個相關行業的發展。不僅如此,五年間,全省建筑業累計上繳稅收126億元,比“九五”期間增長了1.8倍。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全省建筑業不僅取得了總產值1000億元的歷史性突破,還提前實現了三年基本完成建筑業企業改革改制的重大進展。
從福建建筑業的發展態勢看,質和量并舉是福建省建筑業發展的命脈。自2003年以來,全省有7個工程獲得了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閩南建筑公司今年獲得了國家特級房屋建筑總承包資質,實現了福建民營建筑企業“零的突破”。
“如果說‘十五’時期,福建建筑業是蓄勢,那么‘十一五’將是福建建筑業發展的大跨越。一個智能型、節能型、國際型、創新型的福建建筑業將發展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支柱產業。”福建省建設廳廳長林堅飛在日前召開的全省建筑業改革與發展座談會上,這樣描述福建建筑業的發展前景。
據介紹,“十一五”期間,福建省的建筑業力爭到2010年實現總產值1800億元,省外、境外的產值力爭實現500億元,新增轉移的農村勞動力達到30萬人,建筑業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并爭取每年新增1-2家特級企業。形成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的合理比例和以高等級企業為主體,總包強、專業精、主業突出的建筑業企業的結構體系。
為加快全省“十一五”目標的實現,這個省在今年已完成11萬人的勞動技能培訓鑒定的基礎上,在“建筑之鄉”惠安建立勞務培訓基地。同時,該省建設廳在閩籍企業集中的上海、北京、廣東、湖北等地設立了廳駐外辦事處,將服務關口前移,目前已有60%的駐外企業直接通過該“綠色通道”進行了審批等有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