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國家教育部在清華大學主持召開了“微晶二元膠凝料(凝石)及其清潔劑制備技術”國家863計劃項目鑒定會。專家認為:該成果原創性地建立了仿地成巖的凝石理論體系框架,創建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微晶二元膠凝材料(凝石)清潔生產技術體系,開辟了仿地成巖制備膠凝材料的國際前沿新領域,整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課題負責人,清華大學孫恒虎教授介紹,“凝石”是一種硅鋁基膠凝材料,是以各種工業廢棄物如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以及其他工業固體廢棄物為原材料,模仿火山噴發大地成巖過程,配以少量的成巖劑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凝聚”而成的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由于不消耗天然資源,無“三廢”排放,“凝石”被譽為綠色水泥。
“凝石”與國外技術相比有明顯的創新點:首先是原料不同,國外用焙燒高嶺土,“凝石”則采用廢渣、電廠粉煤灰、電解鋁廠赤泥等工業廢棄物;其次是生產工藝不同,國外用一元法,即活化劑與焙燒高嶺土一同干法磨細,“凝石”則將原料與活化劑分別濕磨,并不烘干,在使用現場進行配合攪拌,即二元法。
據課題負責人,清華大學孫恒虎教授介紹,“凝石”是一種硅鋁基膠凝材料,是以各種工業廢棄物如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以及其他工業固體廢棄物為原材料,模仿火山噴發大地成巖過程,配以少量的成巖劑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凝聚”而成的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由于不消耗天然資源,無“三廢”排放,“凝石”被譽為綠色水泥。
“凝石”與國外技術相比有明顯的創新點:首先是原料不同,國外用焙燒高嶺土,“凝石”則采用廢渣、電廠粉煤灰、電解鋁廠赤泥等工業廢棄物;其次是生產工藝不同,國外用一元法,即活化劑與焙燒高嶺土一同干法磨細,“凝石”則將原料與活化劑分別濕磨,并不烘干,在使用現場進行配合攪拌,即二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