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記者走進博樂市博蘭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博蘭水泥),傳統水泥行業灰塵飛揚的景象難覓蹤影。
高聳的窯尾預熱器、雄偉的原料均化棚,井然有序、清清爽爽,整齊、干凈的環境深深打動了記者。
博蘭水泥總工程師王文榮說:“如今,我們公司生產線采用國內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不但外觀漂亮,干的活更是漂亮。”
一串串耀眼的數據證明著“漂亮”的含義——
在全疆水泥行業,博蘭水泥“個頭不大”,屬中型企業,但年生產銷售量達60萬噸。去年,公司實現利稅2800萬元。今年,公司實現了全線升級,采用新型干法旋窯工藝技術,實現了從礦石開采到水泥裝運的全程自動化控制。目前,“博河”牌水泥對外遠銷哈薩克斯坦,對內覆蓋博州、奎屯、伊犁等地市場。“博河”牌商標連續3年被評為新疆著名商標。
輝煌的業績從何而來?
博蘭水泥總經理陳學仁解釋,這源于改革的力量。
據陳學仁介紹,博蘭水泥的前身是國營博樂市水泥廠。2000年,受資金和市場的影響,水泥廠曾一度停產,經營舉步為艱。
2001年,博樂市水泥廠從浙江引進了民營企業進行所有制改革,組建了博蘭水泥,從資金、技術、管理、文化等方面進行革新發展。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將企業從死亡邊緣上拯救回來,并不斷發展壯大。
博蘭水泥組建以后,按照公司法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成立了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保留了黨委與工會,告別“人管人”的時代,開始以“制度管人”。引進先進的管理制度,使公司人員統一調配、財務統一核算、原燃料統一供應、生產統一安排、產品統一銷售,讓各個環節進入科學有序的可控狀態,日常運作步入正規化軌道。同時,干部聘任、全員合同、末位淘汰、崗變薪變等用人用工及分配制度全面推開,在制度的激勵下,職工的能動性、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隨后,博蘭水泥淘汰了年產8萬噸的立窯水泥生產線;2001年3月,新建了博樂市第一條日產500噸干法水泥生產線,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增強市場競爭力。
與此同時,博蘭水泥把“團結 創新 求實 奉獻”作為企業文化,積極傳承和發展,并結合少數民族職工占總人數54%的特點,狠抓民族團結教育,尊重和維護少數民族同志的合法權益,讓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全新的企業文化,換來了戈壁灘上一座全新的環保型工廠。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博蘭水泥從建廠時總資產2000萬元、年產水泥5萬噸、銷售額1500萬元的一個小廠,發展為跨地區、總資產約8億元、年產水泥200萬噸、銷售額超4億元,擁有國內最先進新型干法窯的北疆區域性龍頭企業。
過硬的質量從何來?
陳學仁自信地說:“主觀上源于企業每一個工作人員高度的責任意識,客觀上源于企業一直不斷升級生產線。”
公司所有領導承擔連帶責任,員工接受教育并承擔相應責任。
陳學仁介紹,2002年,由于員工質量意識不強,在水泥生產過程中將部分低標號水泥混在高標號水泥中發送到工地,第二天檢測人員檢測發現了。公司領導知道后,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派出專業技術人員,趕到施工現場,追回前一天發出的所有水泥。
博蘭水泥以此為契機,開展質量事故調查與分析,完善相關制度與責任。通過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員工的質量意識與操作技術水平有了全面的提高。2005年,博蘭公司第一批4.6萬噸水泥順利出口到哈薩克斯坦,走出了國門,取得了質量、服務、品牌的信譽。“博河”商標成了新疆著名商標,成了涉外商標。
王文榮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我們先后三次全面升級水泥生產線,一直采用國際先進生產設備和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
2008年,博蘭水泥董事會自籌2億元,投資新建了一條日產2000噸水泥的新型干法線,生產線設備、環保設施更加先進,能耗達到當時國內先進的水平。2012年8月,博蘭水泥投資4.5億元,在五臺工業園區(湖北工業園區)新建成一條日產4000噸水泥的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冠名博樂市中博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同時在烏蘇化工園區投資1.5億元,建成配套100萬噸水泥粉磨線(一期)。此條生產線為國內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整條生產線中央控制室僅需兩人操作,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新的生產線投產后,環境污染大幅減少,肉眼基本看不出污染物,一年節省能耗近1000萬元。
良好的生態環境從何來?
王文榮告訴記者:“企業的發展嚴格遵循‘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戰略。”
為建設良好生態環境,博蘭水泥積極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改造與攻關活動,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完成了設備、工藝、產品的升級。2010年,公司通過對生產線的綜合改造,實現節約標煤3705.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3噸、氮氧化物排放630噸,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通過對配方的試驗與調整,每年可以利用各種廢資源45萬噸。2013年,博蘭水泥再次對生產線進行綜合改造,預計實現節約標煤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萬噸,年節省成本近1000萬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博蘭水泥從立窯水泥企業污染大戶變成了擁有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能力的大型現代化生態企業,從污染地方環境的立窯企業到如今的環境友好型企業,是企業走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秉承“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以服務創市場”的發展理念,靠著科學發展和自主創新的精神,今天的博蘭水泥正煥發出新的生機。13年滄桑風雨的磨礪,驗證了一個樸素的真理——產業升級支撐發展,技術創新開啟未來。
高聳的窯尾預熱器、雄偉的原料均化棚,井然有序、清清爽爽,整齊、干凈的環境深深打動了記者。
博蘭水泥總工程師王文榮說:“如今,我們公司生產線采用國內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不但外觀漂亮,干的活更是漂亮。”
一串串耀眼的數據證明著“漂亮”的含義——
在全疆水泥行業,博蘭水泥“個頭不大”,屬中型企業,但年生產銷售量達60萬噸。去年,公司實現利稅2800萬元。今年,公司實現了全線升級,采用新型干法旋窯工藝技術,實現了從礦石開采到水泥裝運的全程自動化控制。目前,“博河”牌水泥對外遠銷哈薩克斯坦,對內覆蓋博州、奎屯、伊犁等地市場。“博河”牌商標連續3年被評為新疆著名商標。
輝煌的業績從何而來?
博蘭水泥總經理陳學仁解釋,這源于改革的力量。
據陳學仁介紹,博蘭水泥的前身是國營博樂市水泥廠。2000年,受資金和市場的影響,水泥廠曾一度停產,經營舉步為艱。
2001年,博樂市水泥廠從浙江引進了民營企業進行所有制改革,組建了博蘭水泥,從資金、技術、管理、文化等方面進行革新發展。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將企業從死亡邊緣上拯救回來,并不斷發展壯大。
博蘭水泥組建以后,按照公司法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成立了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保留了黨委與工會,告別“人管人”的時代,開始以“制度管人”。引進先進的管理制度,使公司人員統一調配、財務統一核算、原燃料統一供應、生產統一安排、產品統一銷售,讓各個環節進入科學有序的可控狀態,日常運作步入正規化軌道。同時,干部聘任、全員合同、末位淘汰、崗變薪變等用人用工及分配制度全面推開,在制度的激勵下,職工的能動性、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隨后,博蘭水泥淘汰了年產8萬噸的立窯水泥生產線;2001年3月,新建了博樂市第一條日產500噸干法水泥生產線,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增強市場競爭力。
與此同時,博蘭水泥把“團結 創新 求實 奉獻”作為企業文化,積極傳承和發展,并結合少數民族職工占總人數54%的特點,狠抓民族團結教育,尊重和維護少數民族同志的合法權益,讓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全新的企業文化,換來了戈壁灘上一座全新的環保型工廠。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博蘭水泥從建廠時總資產2000萬元、年產水泥5萬噸、銷售額1500萬元的一個小廠,發展為跨地區、總資產約8億元、年產水泥200萬噸、銷售額超4億元,擁有國內最先進新型干法窯的北疆區域性龍頭企業。
過硬的質量從何來?
陳學仁自信地說:“主觀上源于企業每一個工作人員高度的責任意識,客觀上源于企業一直不斷升級生產線。”
公司所有領導承擔連帶責任,員工接受教育并承擔相應責任。
陳學仁介紹,2002年,由于員工質量意識不強,在水泥生產過程中將部分低標號水泥混在高標號水泥中發送到工地,第二天檢測人員檢測發現了。公司領導知道后,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派出專業技術人員,趕到施工現場,追回前一天發出的所有水泥。
博蘭水泥以此為契機,開展質量事故調查與分析,完善相關制度與責任。通過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員工的質量意識與操作技術水平有了全面的提高。2005年,博蘭公司第一批4.6萬噸水泥順利出口到哈薩克斯坦,走出了國門,取得了質量、服務、品牌的信譽。“博河”商標成了新疆著名商標,成了涉外商標。
王文榮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我們先后三次全面升級水泥生產線,一直采用國際先進生產設備和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
2008年,博蘭水泥董事會自籌2億元,投資新建了一條日產2000噸水泥的新型干法線,生產線設備、環保設施更加先進,能耗達到當時國內先進的水平。2012年8月,博蘭水泥投資4.5億元,在五臺工業園區(湖北工業園區)新建成一條日產4000噸水泥的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冠名博樂市中博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同時在烏蘇化工園區投資1.5億元,建成配套100萬噸水泥粉磨線(一期)。此條生產線為國內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整條生產線中央控制室僅需兩人操作,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新的生產線投產后,環境污染大幅減少,肉眼基本看不出污染物,一年節省能耗近1000萬元。
良好的生態環境從何來?
王文榮告訴記者:“企業的發展嚴格遵循‘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戰略。”
為建設良好生態環境,博蘭水泥積極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改造與攻關活動,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完成了設備、工藝、產品的升級。2010年,公司通過對生產線的綜合改造,實現節約標煤3705.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3噸、氮氧化物排放630噸,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通過對配方的試驗與調整,每年可以利用各種廢資源45萬噸。2013年,博蘭水泥再次對生產線進行綜合改造,預計實現節約標煤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萬噸,年節省成本近1000萬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博蘭水泥從立窯水泥企業污染大戶變成了擁有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能力的大型現代化生態企業,從污染地方環境的立窯企業到如今的環境友好型企業,是企業走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秉承“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以服務創市場”的發展理念,靠著科學發展和自主創新的精神,今天的博蘭水泥正煥發出新的生機。13年滄桑風雨的磨礪,驗證了一個樸素的真理——產業升級支撐發展,技術創新開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