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牌集團地處粵、閩和贛三省交界處,在粵東水泥市場的占有率超過40%,目前在廣東梅州、惠州和福建龍巖擁有約1100 萬噸的新干法水泥產能。2005-2010 年,塔牌集團水泥銷量由479 萬噸增長至1068萬噸,逐漸成為粵東、閩西、贛南的區域龍頭。
提高區域集中度
塔牌集團擬在廣東省蕉嶺縣文福鎮夏屋村雷公坑建設2×10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用來替代落后產能的不斷退出。大量的落后產能退出市場,使得市場供需狀況向好的方向發展,而塔牌集團也借著這個機會,提高區域市場的集中度。
根據塔牌集團的市場調研分析,粵東梅州地區經過2011年的淘汰落后產能之后,現有水泥落后產能接近600萬噸(包含全部立窯和普通旋窯),且在2012年年底前會全部淘汰。而閩西南地區和贛南地區根據考察分別還有300萬噸和150萬噸的落后產能,這些產能的淘汰可能會和生產許可證相關,根據了解,這些落后產能的生產許可證最晚到2013年上半年。
而塔牌集團建設完成兩條萬噸線后,對區域的水泥總產能增長大致在800萬噸左右,并且這個過程是大大慢于落后產能退出市場的速度。因此項目的實施對于市場的沖擊非常有限。
市場定位清晰
塔牌集團地處粵、閩和贛三省交界處,公司“掌控粵東、輻射閩贛”的市場定位非常清晰。
塔牌集團在梅州地區擁有兩條熟料生產線(一條5000t/d、一條2500t/d),但是由于武平兩條生產線(2×5000t/d)的補充,使得粵東水泥市場的占有率超過40%,因此在這個區域內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主要市場潮汕地區相對落后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可保障公司未來幾年的持續的盈利。不過由于粵東多山地丘陵,城鎮化進程會稍慢些,但城鎮化進程中水泥相對消費量又會高些,當地基建的發展空間和水泥需求不會比珠三角弱太多。況且水泥是短腿產品,區域銷售范圍比較有限,塔牌集團重點銷售區域定位在粵東沿海地區,雖然該區域內有其他水泥企業參與,但是塔牌在區域內布點合理,又具產能優勢,因此,仍能保持較高的競爭力。
閩西南武平兩條生產線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投產的,當時主要面對的還是贛南和粵東地區,但是隨著閩西南落后產能的不斷退出和其他水泥企業在該區域內新增產能的計劃實施,因此未來兩條生產線的銷售路徑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
由于珠三角地區屬于發達地區,本就是有實力的競爭對手云集之地,在市場需求放緩的情況下,塔牌集團在珠三角地區所面臨的形勢可能會嚴峻些。但是龍門生產基地離深圳、惠州較近,且產能不大,再配合下游產業的延伸,還是能夠基本實現供需平衡。
產業延伸 提高競爭力
塔牌集團是廣東水泥企業進軍混凝土的先行者。對于進入混凝土行業,塔牌集團認為產業鏈延伸是水泥企業擴展市場空間、提高市場控制能力的重要措施。
水泥市場的消費構成大概有三部分:城市市場、農村市場、國家重點工程。隨著國家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尤其是近幾年時間,城市市場的份額在不斷的擴大,作用也在不斷提升。由于城市環境的保護,禁止水泥在施工現場直接攪拌混凝土,由于施工單位使用商品混凝土,這就相對減少了直接客戶數,導致水泥企業市場控制力的下降。
但是2010年以來混凝土市場競爭加劇,較低的準入門檻導致部分地區混凝土攪拌站叢生,產能過剩,利潤率極低。雖然塔牌集團有自己的熟料、水泥生產線,但是由于當前混凝土行業管理的不甚規范,行業內存在無序競爭,致使塔牌混凝土業務的利潤仍然十分有限。
對于未來的發展,塔牌集團還是會堅持發展混凝土業務。由于混凝土行業內企業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暫不會考慮用并購方式去擴張,發展的方式將以新建攪拌站為主。塔牌集團目標到2012年年底為止,將混凝土生產線由60條提高到100條左右。并且會找合適的攪拌站進行戰略合作,擴張混凝土業務。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水泥企業開始向下游混凝土產業延伸,欲通過上下游聯動以更好的掌控市場。隨著越多越多水泥企業進軍混凝土產業,產業如何布局、質量如何管控成為熱議話題。2012年3月30日,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四屆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高峰論壇”將在北京召開,將邀國家相關部門和行業領導、研究院所、混凝土專家、水泥專家、混凝土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代表相聚北京,共同探討水泥企業戰略轉型、延伸產業鏈,混凝土專業人才培訓培養,分享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的成功經驗,交流混凝土最新技術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