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三一:兩個“80后”的共識與價值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4-2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楊劍
核心提示:三一:兩個“80后”的共識與價值

  80后進入社會公眾視野,迄今已逾十年,這一代人素以鮮明的風格,引發一輪又一輪的輿論風暴。這一點,與以三一為代表的民營企業所引發的贊譽或爭議,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80后誕生于改革開放的頭一個十年,屬于“不知鐵飯碗為何物”的“體制外一代”。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歷經傳統教育、現實社會和互聯網文化的多重洗禮,表現得豐富而多元,大多個性十足、敢想敢干、心態開放,同時也雄心勃勃、躁動而不安分。
  
  說三一是一家有著典型80后特征的企業,絕非應景之語。如果納入創業史前史,三一的創業時間可以追溯至1986年。改革開放不僅將無數人推向體制外的洪流,也將無數創業者推向體制外的“蠻荒之野”?;仡敵?,三一的幾位創始人,就是在體制外的艱難環境中,自立自強,發展壯大的。生于草莽江湖的民企三一,同樣塑造了自己完全異于傳統體制單位不一樣的個性。

  同樣的背景,更容易產生共識。在三一工作出色的新人,往往都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和勇氣。三一破除論資排輩、任人唯能的用人理念,也最容易獲得年輕人的認同。如果他們不再愿意簡單地做一顆“螺絲釘”,也不再愿意被要求一味貢獻與付出,那么每個人都應該可以通過努力升遷至更高職位,每個人也都應有機會獲得比在傳統體制內數倍時間才能獲得的職位。那么,在三一,從富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到通暢的晉升發展通道,從全面的送讀到多元的培訓平臺,三一愿意為每一位員工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在三一有句大家熟悉的話,那就是“培訓是最大的福利”,那些表現優秀的80后員工,得到的頭等大禮不是獎金,而是被公司送進高校帶薪深造。在這里,雙贏成為一個重要共識?!敖弑M全力,實現三一;依托三一,實現自我”,“幫助員工成功”,就是最直觀的寫照。

  三一之所以能在短短二十多年時間里成長為世界機械巨擘,也正是其基因里敢想敢干、“不安分”等因素,一個暮氣沉沉的團隊,是不可能白手起家,打破技術恐懼,且不斷沖擊世界紀錄的。未來,三一需要不斷壯大這樣一群年輕人。

  當然,有公司文化也就有職場生態圈,80后們進入三一,免不了磨合與再選擇。有人選擇加入也就有人選擇離開,有人選擇離開也就有人選擇扎根。這種雙方相互之間的選擇與認可,是兩個“80后”能形成契約、共謀價值的前提。

  也許過分夸大“80后”的特殊性并無太多實際意義。每一代人的青春期都被長輩們批評指責和憂心忡忡過?!翱宓舻囊淮笔且幻媪鲃蛹t旗,不過是青澀的荷爾蒙一旦涌動不安就會被強加的“原罪”,代際摩擦終將會在彼此認可之后達成共識。如今80后洗凈鉛華,涉水上岸,這個群體自我價值的證明,是努力造就,也是時代規律使然。

  同樣的,三十多年來,民營企業也遭遇了傳統體制、社會輿論所強加的種種不公與非議,雖命運多舛卻愈行愈勇,終令非議者和觀望者刮目相看。一批批80后的新鮮血液,注定將與兄長和父輩一道,共同成為推動它繼續前行的中堅力量。

  在這個社會潮流中,作為民企標桿的三一,以及作為三一生力軍的80后,也必將相互助力,共生共榮??梢韵胍?,在國際化擴張的第三輪創業中,三一將重新出發續寫輝煌,而更多的80后,也將會有更廣闊的人生舞臺。

                   感 悟

  我是一個喜歡強調責任心的人,在三一,我覺得,如果你肯為自己所擔負的責任而努力的話,你一定會成為6萬多名員工中的佼佼者,成為一名80后精英。

  有責任心,就會主動工作,去了解崗位的需求和下游客戶的需要,贏得大家的好口碑;有責任心,就會主動學習,去改善自己的薄弱環節,贏得更多的自信;有責任心,就會使自己更加緊張、高效,像擰緊了的發條一樣,天天迸發出激情和熱情。

  只要你勇于擔當,什么困難都不是困難,帶給你的必定是收獲的快樂

                                    譚澤  1983年
                          
                             經營計劃總部招標部常務副部長
                                                                                                                   
  在這三年工作中,經歷過項目的失敗和成功,經歷過迷茫、低沉,也經歷過汗水和喜悅。我總結出以下幾點,與各位同事共勉:首先要樹立理想和目標,無論高低,邁出了就要堅實地走下去;要能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到樂趣、成就感和榮譽感;三一這個平臺有很多機會,看你如何去把握,努力才是關鍵;三一開放的管理理念,能使你的創意和想法得以實現,從而實現個人價值。

  公司的產品代表了中國的工程機械水平,希望三一制造、中國制造能夠盡快超越歐美,為公司、為祖國爭光,期望能在這一偉大歷史時期,盡我個人綿薄之力。

                                   王龍剛  1984年
                          
                              北京樁機研究本院國際所所長

  從校園跨入三一,轉瞬間已近四年?;厥走^往四年,倍感欣喜。經營計劃總部兩年的市場研究員經歷讓我有效地將研究生階段培養的分析能力應用到工作中,看問題變得深刻;半年的高級副總裁工作秘書經歷讓我視野拓展、信心倍增;半年的三一巴西總經辦主任經歷讓我領略了初創型企業的重重困難及應對之策;近一年的營銷公司總經理助理讓我思考問題更實際、解決對策更具體。
  
  三一是我事業的起點,更是我邁向成功的通途。

                                    喻苗  1982年
  
                              三一巴西營銷公司總經理助理

  2008年3月,非常幸運地加入三一。剛剛畢業的我,除了熱情、耐心和對未來的憧憬,幾乎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一切都需要一點一滴一學習。從三一重裝到三一路面機械有限公司國際營銷部產品經理,我從只要做好手上的工作學著帶領團隊,于我這是一個很大的轉折。盡管部門一共才三個人,但氛圍非常好,大家工作態度積極。

  三一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有活力的大團隊。他為年輕人提供發展的舞臺,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在這陽光和雨露的滋潤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極具競爭力的人才。非常感謝三一給像我一樣的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的平臺。

                                    陶婷  1988年

                             路機事業部國際營銷部產品經理

  2006年7月份,我加入了三一,成為攪拌設備制作車間的焊工實習生。由于我的努力和出色表現,加之攪拌設備缺少一名主機計劃員,班長便把我推薦給了制造部長。之后,我開始跟隨制造部長學習車間管理工作。

  2008年5月,剛滿23歲的我代理攪拌設備制作車間主任,身上的擔子一下感覺很重。我每天守在車間里,與工人一起想辦法去完成生產任務。下班后我又自覺讀一些管理類的書籍,學習管理技巧。通過與車間工人的共同努力,使攪拌站的產能從五月份接手時的30臺提升到了2008年底的60臺。接著我又先后擔任控制室工作中心主任和機加生產線主管。在這一年我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由于工作成績不錯,2009年11月份,領導安排我到成都分公司負責生產管理工作。

  轉眼到三一已近5年。在這5年里,我深知學習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但我并不滿足于現在,我期待在公司能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學到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期望有一日,我能勝任分公司經理,在這個平臺上繼續去展現自己,依托三一,實現自我。

                                   文羽鵬   1985年

                             攪拌設備成都分公司制造部部長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