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企業集團總部位于太原,業務涉及預拌混凝土、水泥、建筑安裝、地產等行業,在太原、榆次、珠海、海口、文昌三省五地有10個分(子)公司,員工近3000人,是國內著名的民營企業之一,董事長馮建新2009年3月評為山西省唯一的“中國建材行業改革開放三十年代表人物”。
在水泥業務方面,智海在太原榆次地區擁有兩條日產2500T/D的生產線,年產水泥200萬噸。這個產能不大不小,但真正為智海集團帶來競爭優勢的卻是它經過十余年努力所形成的太原乃至整個山西最大的混凝土產能。到現在為止已經具備500萬方的混凝土生產能力。此外還建立有自己的建筑安裝公司,并開始涉足房地產業,預計要達到年100萬平米的竣工面積。產業鏈一體化戰略已經略現雛形。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8月17日來到智海集團,參觀其在榆次的水泥生產線。隨后,記者采訪了智海集團副總經理孔志剛,感到智海集團的戰略其實就是在混凝土主導下的一體化戰略,但是由于目前無論混凝土還是水泥行業都處在一個大變局的時代,加上智海集團本身是民營企業,它的發展也不可避免要面對與大企業的博弈競爭,充滿不定性,顯得清晰而朦朧。
智海集團戰略清晰、執行有力,代表行業發展趨勢
企業戰略清晰表現在務實的企業風格、多個產業的協同、主導產業的確定以及對行業發展方向的把握上。
首先,智海集團有很務實的企業風格。當記者問智海集團在區域市場的戰略布局時,孔志剛副總經理表示并沒有這么明確的考慮,基本還是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在企業介紹中他也談到,1996年公司為響應山西省政府號召建立了第一個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隨后在珠海與海口建站也都是看到當地建筑市場快速進展。2003在混凝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受到原料水泥的制約,于是開始加入到投資水泥的大軍中去,并成功形成一定規模,支撐混凝土產業的持續發展。當情勢再次出現變化,行業出現大的調整和變化,混凝土一方面規模逐漸壯大,另外一方面競爭使得利潤率攤薄,所以開始繼續完善產業鏈,向房地產發展。因此說,整個集團的發展脈絡清晰、風格也很務實,在目前華潤、金隅、冀東開始大舉進入山西水泥混凝土市場的情況下,智海并沒有選擇單純去競爭,孔志明副總經理說:他也很希望能夠和這些企業合作來謀求發展。
其次,智海集團以混凝土為主導產業,多個產業協同的一體化方向非常清晰,孔志剛副總經理介紹說200萬噸水泥產量中約有三分之一用于滿足本身混凝土產業發展需要,這和國際大企業集團約有40%水泥產量用于混凝土的比例類似,說明這個比例在經驗上是比較合適的。高于國內大多數既有混凝土又有水泥的企業。而且跟智海本身的水泥產業比較,它的混凝土發展時間更長,經驗更豐富,在技術上非常完善,并且開始向大規模、高端化進軍。智海的企業預拌混凝土現場施工規范被山西省直接列為省級混凝土現場施工規范,其在混凝土產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因此以混凝土為主導不僅僅可以最大化優勢,而且由于目前水泥企業大規模進入混凝土市場在技術上、市場環境的適應上都存在較大的困難。因此以混凝土為主導就是以本身的優勢來和其他企業的不足競爭,在水泥、混凝土企業一體化戰略中占據相對的優勢。
最后,智海集團在適應產業發展方向、適應國家產業政策方面非常清晰,這重要指得是其在低碳節能方面的努力,兩條水泥生產線都裝備了預熱發電設備,預計減少能耗達到三分之一。混凝土的擴張智海開始品牌打造的過程,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環保問題,目前在太原西北處建立亞洲單站規模最大的攪拌站也是以亞洲一流的標準來要求。
行業環境的變化使得智海一體化戰略前景出現不確定因素
中國水泥行業和混凝土行業面臨著巨大的變局,這種變局的程度和時間都使得智海集團一體化戰略前景并不篤定。智海集團下一步究竟怎么走,孔志明在專訪中表示集團目前都在慎重考慮中,各種方案都有考量。
中國水泥行業目前呈現大企業引領時代,中國水泥網之前在采訪包括中國建材、華潤、冀東等大企業集團的相關領導時,這些企業都明確表示會有進一步擴張計劃,中國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更是直言:水泥行業要從軍閥割據時代進入大一統,中國建材要在其中發揮影響力和帶動力。而且,宋志平表示水泥行業整合完畢之后要進行混凝土行業的整合。事實上,南方水泥、華潤、冀東、海螺、亞泰都開始高調進入混凝土行業,這些大企業無論在資金、資源上都占有巨大優勢,相比而言,智海集團歷經十五年時間建立起來在混凝土方面的技術、規模、品牌優勢很可能在這些企業一輪又一輪混凝土行業突進式的兼并整合過程中被趕上,如何保證自己在混凝土競爭始終持有相對優勢,采取什么策略,使智海的未來略顯朦朧。
其次,山西省是國家最近強制淘汰落后產能受益最大的省份之一,山西水泥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公布的數據估算,山西省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占總產能40%左右,孔志剛副總在專訪中表示山西對于水泥生產線的上馬控制非常嚴格,甚至是較強的打壓力度,上新線非常困難,他估計山西小水泥產能在總產能中所占比例在40-50%之間,淘汰后對于山西水泥行業的整體提升非常顯著。可以說,山西仍然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孔志剛說:智海集團也正考慮水泥產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總之,智海集團的戰略方向非常清晰,但是在行業的變局中,一個個大企業相繼開始同樣的產業鏈一體化戰略,智海集團的未來又顯得略有些朦朧,但無論如何,以混凝土為主導的智海至少在目前建立起了獨特的競爭優勢,加上水泥和混凝土行業整合的力度和時間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智海集團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優勢。孔志剛表示,智海集團目前正在著手將企業打造成為亞洲一流的混凝土公司,并希望在適當的時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在水泥業務方面,智海在太原榆次地區擁有兩條日產2500T/D的生產線,年產水泥200萬噸。這個產能不大不小,但真正為智海集團帶來競爭優勢的卻是它經過十余年努力所形成的太原乃至整個山西最大的混凝土產能。到現在為止已經具備500萬方的混凝土生產能力。此外還建立有自己的建筑安裝公司,并開始涉足房地產業,預計要達到年100萬平米的竣工面積。產業鏈一體化戰略已經略現雛形。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8月17日來到智海集團,參觀其在榆次的水泥生產線。隨后,記者采訪了智海集團副總經理孔志剛,感到智海集團的戰略其實就是在混凝土主導下的一體化戰略,但是由于目前無論混凝土還是水泥行業都處在一個大變局的時代,加上智海集團本身是民營企業,它的發展也不可避免要面對與大企業的博弈競爭,充滿不定性,顯得清晰而朦朧。
智海集團戰略清晰、執行有力,代表行業發展趨勢
企業戰略清晰表現在務實的企業風格、多個產業的協同、主導產業的確定以及對行業發展方向的把握上。
首先,智海集團有很務實的企業風格。當記者問智海集團在區域市場的戰略布局時,孔志剛副總經理表示并沒有這么明確的考慮,基本還是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在企業介紹中他也談到,1996年公司為響應山西省政府號召建立了第一個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隨后在珠海與海口建站也都是看到當地建筑市場快速進展。2003在混凝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受到原料水泥的制約,于是開始加入到投資水泥的大軍中去,并成功形成一定規模,支撐混凝土產業的持續發展。當情勢再次出現變化,行業出現大的調整和變化,混凝土一方面規模逐漸壯大,另外一方面競爭使得利潤率攤薄,所以開始繼續完善產業鏈,向房地產發展。因此說,整個集團的發展脈絡清晰、風格也很務實,在目前華潤、金隅、冀東開始大舉進入山西水泥混凝土市場的情況下,智海并沒有選擇單純去競爭,孔志明副總經理說:他也很希望能夠和這些企業合作來謀求發展。
其次,智海集團以混凝土為主導產業,多個產業協同的一體化方向非常清晰,孔志剛副總經理介紹說200萬噸水泥產量中約有三分之一用于滿足本身混凝土產業發展需要,這和國際大企業集團約有40%水泥產量用于混凝土的比例類似,說明這個比例在經驗上是比較合適的。高于國內大多數既有混凝土又有水泥的企業。而且跟智海本身的水泥產業比較,它的混凝土發展時間更長,經驗更豐富,在技術上非常完善,并且開始向大規模、高端化進軍。智海的企業預拌混凝土現場施工規范被山西省直接列為省級混凝土現場施工規范,其在混凝土產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因此以混凝土為主導不僅僅可以最大化優勢,而且由于目前水泥企業大規模進入混凝土市場在技術上、市場環境的適應上都存在較大的困難。因此以混凝土為主導就是以本身的優勢來和其他企業的不足競爭,在水泥、混凝土企業一體化戰略中占據相對的優勢。
最后,智海集團在適應產業發展方向、適應國家產業政策方面非常清晰,這重要指得是其在低碳節能方面的努力,兩條水泥生產線都裝備了預熱發電設備,預計減少能耗達到三分之一。混凝土的擴張智海開始品牌打造的過程,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環保問題,目前在太原西北處建立亞洲單站規模最大的攪拌站也是以亞洲一流的標準來要求。
行業環境的變化使得智海一體化戰略前景出現不確定因素
中國水泥行業和混凝土行業面臨著巨大的變局,這種變局的程度和時間都使得智海集團一體化戰略前景并不篤定。智海集團下一步究竟怎么走,孔志明在專訪中表示集團目前都在慎重考慮中,各種方案都有考量。
中國水泥行業目前呈現大企業引領時代,中國水泥網之前在采訪包括中國建材、華潤、冀東等大企業集團的相關領導時,這些企業都明確表示會有進一步擴張計劃,中國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更是直言:水泥行業要從軍閥割據時代進入大一統,中國建材要在其中發揮影響力和帶動力。而且,宋志平表示水泥行業整合完畢之后要進行混凝土行業的整合。事實上,南方水泥、華潤、冀東、海螺、亞泰都開始高調進入混凝土行業,這些大企業無論在資金、資源上都占有巨大優勢,相比而言,智海集團歷經十五年時間建立起來在混凝土方面的技術、規模、品牌優勢很可能在這些企業一輪又一輪混凝土行業突進式的兼并整合過程中被趕上,如何保證自己在混凝土競爭始終持有相對優勢,采取什么策略,使智海的未來略顯朦朧。
其次,山西省是國家最近強制淘汰落后產能受益最大的省份之一,山西水泥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公布的數據估算,山西省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占總產能40%左右,孔志剛副總在專訪中表示山西對于水泥生產線的上馬控制非常嚴格,甚至是較強的打壓力度,上新線非常困難,他估計山西小水泥產能在總產能中所占比例在40-50%之間,淘汰后對于山西水泥行業的整體提升非常顯著。可以說,山西仍然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孔志剛說:智海集團也正考慮水泥產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總之,智海集團的戰略方向非常清晰,但是在行業的變局中,一個個大企業相繼開始同樣的產業鏈一體化戰略,智海集團的未來又顯得略有些朦朧,但無論如何,以混凝土為主導的智海至少在目前建立起了獨特的競爭優勢,加上水泥和混凝土行業整合的力度和時間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智海集團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優勢。孔志剛表示,智海集團目前正在著手將企業打造成為亞洲一流的混凝土公司,并希望在適當的時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