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金隅創歷史最佳業績 中國500強排名再升16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4-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新民網
核心提示:金隅創歷史最佳業績 中國500強排名再升16位
  “琉水”水泥見證了人民大會堂等北京十大建筑半個多世紀風風雨雨后仍然堅固如初;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中產品品種最多、用量最大、應用最廣的建材供應商;北京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開發企業,以及最大的投資性物業持有者和管理者……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一個北京老牌國企的名字緊緊連在一起――金隅集團。 

  營業收入實現三年翻一番創歷史新高

  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金隅集團主動調整產業結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僅成為以“水泥及預拌混凝土―新型建材制造―房地產開發―物業投資與管理”為核心產業鏈的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大型產業集團,而且是全國最大建材制造商之一和環渤海經濟圈建材行業的領導者、京津冀地區最大的水泥供應商和北京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商、國家重點支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一。 

  金隅集團位列中國企業500強和世界建材企業100強,在經濟效益、資產質量、經濟規模與核心競爭力等方面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2009年集團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實現了三年翻一番,實現利潤三年翻了兩番還多,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比2005年提高16位,取得集團發展歷史上最好業績。 

  集團技術中心成為行業新技術“孵化器”

  作為市屬大型國有企業,金隅集團在實現自身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始終以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為歷史使命和再創國企輝煌為堅定信念。在加快建材工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充分利用騰退后的土地,大力發展房地產開發業,并以房地產開發收益反哺新型建材制造業,與此同時,自持部分優質不動產,大力發展以高端寫字樓經營、度假休閑和物業服務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 

  近5年來,集團累計投入3億多元用于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發,累計投入近20億元用于污染擾民企業調整搬遷和落后技術工藝改造,為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北京建材科研總院為依托,包括墻體材料、水泥混凝土、家具設計、固廢處置、耐火材料、礦棉吸聲板、建筑技術等7個分中心的集團技術中心,被評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不僅為集團自身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同時也成為行業新技術“孵化器”。 

  一系列環保項目成為城市化進程中“凈化器”

  作為地處首都的大型國有企業和行業領先企業,金隅始終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統一”作為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的最高原則。 

  通過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等措施,近年來萬元產值能耗年均同比降低12.6%、水耗年均同比降低2%,粉塵、煙塵、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等污染排放指標年均同比分別降低8.8%、7.3%、14.7%和10%。系統內經市發改委認證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目前已達到28家,年均消納粉煤灰、脫硫石膏、廢陶瓷、礦山尾礦石等各類工業廢棄物700多萬噸,產值近40億元。 

  此外,金隅建成并成功運營了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利用水泥窯無害化處置工業廢棄物示范線,不但實現了水泥生產過程中部分原材料的有效替代,而且有機物有害成分的焚毀率達到99.99%以上,有效解決了傳統處置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金隅自主研發建成了我國第一條依托水泥窯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城市生活污泥生產線,年處置能力占北京市生活污泥總量的四分之一;承建的市政府折子工程――全市危險廢棄物處置項目已投入運營;這些項目的投建和運行,不僅發揮了建材窯爐工業的自身優勢,也充分體現了循環經濟理念,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發展途徑。 

  與此同時,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利用水泥回轉窯窯尾余熱發電技術,已在系統內廣泛應用,僅目前已建成運行的項目每年即可累計發電約3.5億KWH,節約電費近2億元。一系列具有典型循環經濟意義環保產業項目的建設和發展,既實現了集團自身經濟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也為首都發展、環境安全和社會和諧做出了積極貢獻,成為城市化進程中的“凈化器”。 

  以香港資本市場上多項第一成功整體上市

  2007年,金隅集團控股收購河北太行水泥,成功進軍國內A股資本市場;2009年7月29日,金隅以香港資本市場上多項第一成功實現整體上市,成為自全球金融風暴以來香港H股成功發行的范例,不僅為集團聚集了更加雄厚的發展資本、開創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北京市大型國企贏得了聲譽。 

  《北京金隅集團“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金隅集團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堅持外延擴展與內部資源整合挖潛相結合、服務北京與“走出去”整合戰略資源相結合的原則,創新體制機制建設,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水平和市場掌控能力;充分發揮國際直接融資平臺優勢,進一步擴大實業資產與金融資本的聚合效應。 

  《綱要》確定了集團“三個翻番帶動一個翻番”的發展目標,即:資產總額翻一番,達到1000億元以上;營業總收入翻一番,達到500億元以上;利潤總額翻一番,達到50億元以上。 

  在實現上述“三個翻番”目標的前提下,帶動集團員工人均年收入在原有基礎上翻一番。從而為實現一流國際化公眾公司目標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也為實現金隅人與金隅集團共同發展的人文理想創造基本條件。 

  新聞背景資料:

  金隅名片之――“琉水”

  在過去70多年的歲月中,“琉水”曾經有過極其輝煌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市的“十大建筑”以及后來的毛主席紀念堂、亞運村項目、東方廣場、中央軍委八一大樓、奧運工程等一系列重點工程和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等大量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琉水”光輝歷史的最好見證。 

  幾十年來“琉水”的水泥盡管價高于其他企業但仍供不應求。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筑主體結構歷經半個多世紀堅固如初,是“琉水”水泥品質的見證。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琉水”自主研發的創新型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并不斷輸出和服務于國內外水泥企業。2009年“琉水”同英國企業成功完成碳減排交易,成為北京企業第一家。 

  2008年,“琉水”的利潤從徘徊多年的5000多萬元增至8000多萬元,2009年達到1.2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可以說,“三業”并舉的創新發展之路,不僅讓“琉水”這家具有70多年光輝歷史的國有老企業自身再次煥發青春,而且成為國有老企業二次創業和服務社會的成功典范。 

  金隅名片之――“新北水”

  我國建材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一面旗幟。原北京水泥廠,成立于1992年,年產低堿高標號水泥190萬噸,產品廣泛應用于國家及北京市重點工程。始終堅持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并舉,2005年10月被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列為全國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是全國建材行業唯一入選企業,也是北京市唯一入選的工業企業。 

  2005年4月建成運營我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利用水泥窯處置工業廢棄物的示范線,年處置能力達10萬噸,有機物有害成分的焚毀率達99.99%以上,有效解決了傳統處置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2006年建成北京地區第一個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較好地實現了能源梯級利用;2009年10月底,自主研發建設的全國第一條依托水泥窯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城市生活污泥生產線將投入運行,年處置能力占北京市生活污泥總量的四分之一。 

  目前,“新北水”正在加快進行利用水泥窯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垃圾焚燒爐飛灰等廢棄物的研究論證,并取得積極進展,這些項目的實施,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發揮了“城市凈化器”功能,先后榮獲我國環保領域最高獎項“中華環境獎”等多項殊榮。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