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龍頭企業。
公司目前擁有三大生產基地:梅州本部基地、惠州龍門基地和福建龍巖基地,分別位于粵東、珠三角以及閩西地區。福建龍巖二線今年底建成投產后公司總產能將達1260 萬噸。公司在粵東擁有40%以上的市場份額,有較強控制力。2010 年增量來自去年8月投產的福建一線滿產,2011 年增量來自年底投產的福建二線。
粵東市場景氣度較高且得以維持。
公司去年共銷售水泥954.27 萬噸,粵東、龍門、福建三大基地分別銷售497 萬噸、397 萬噸和60 萬噸。其中,本部的梅州基地供應的粵東市場景氣度較高,銷售均價達到276 元/噸(不含稅),噸水泥毛利高達98 元/噸。我們認為2010 年粵東水泥市場的高景氣度仍然可以維持。主要基于一是需求上該地農村市場占比高,且在建工程項目多。二是區內沒有新建產能,三是落后產能高達2000 萬噸,淘汰空間大。此外與海螺、臺泥、中材銷售半徑不重疊,不構成直接競爭。公司本來規劃在本部梅州基地繼續新建兩條5000t/d 的生產線,但因為政策限制新線建設,暫時擱淺,公司計劃將福建的新增產能供應粵東市場。
價格提升有望帶來噸毛利進一步提升。
公司計劃今年稅前共壓縮全成本5000 萬,以銷售1000 萬噸水泥計算,大約降低噸稅前成本5 塊錢。我們認為公司在成本計算方面對煤價變動考慮不足。公司去年煤炭進貨價格在581 元/噸(不含稅),我們判斷今年噸煤價格漲幅在10%,以噸水泥耗煤0.12噸計算,約增加稅前成本7000 萬。噸水泥成本上升約2 元。但區域高景氣度是企業有能力通過提價將煤炭成本上漲的壓力轉移。我們判斷全年均價提高約10 元。噸毛利提高8 元。
發行可轉債進軍混凝土行業。
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7 億元可轉換公司債投向12 個混凝土攪拌站項目,我們認同公司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混凝土產業,可打造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并進一步拓寬水泥銷售渠道,增加水泥市場份額,穩定水泥銷售價格,提高水泥市場占有率。混凝土項目直接受下游房地產、基建工程項目影響,盈利能力受產能利用率波動影響很大。公司在項目可行性報告中計算得出該項目在無財務杠桿情況下高達17.56%的內部投資回報率是基于產能利用率在30%的假定條件下的。在產能利用率較高的時候可以獲得超額收益。
盈利預測。
我們假定公司2010 年噸水泥價格上升10 元,成本上升2 元,噸毛利提升8 元,全年銷售1050 萬噸,2011 年銷售1200 萬噸,2010-2011 年收入分別為29.54 億元,33.75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3.9%,14.2%。毛利率分別為28.57%和29.52%。對應凈利潤分別為3 億元和3.79 億元,增速為39.17%和26.57%。2010-2011 年EPS為0.75 元和0.95 元。
估值與投資建議。
公司今日收盤價14.84 元,對應2010 年動態市盈率在20 倍,高于同類大型水泥集團公司,如海螺、冀東等。
但我們認為公司所處市場區域景氣度較高且能維持,對口農村市場業務比重較大,是建材下鄉政策的主要受益公司。且可轉債如果順利發行進入混凝土行業對公司長期發展形成利好。因此雖然目前估值不低,但仍存在超預期因素。給予“增持”評級。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可轉債審批進程。
公司目前擁有三大生產基地:梅州本部基地、惠州龍門基地和福建龍巖基地,分別位于粵東、珠三角以及閩西地區。福建龍巖二線今年底建成投產后公司總產能將達1260 萬噸。公司在粵東擁有40%以上的市場份額,有較強控制力。2010 年增量來自去年8月投產的福建一線滿產,2011 年增量來自年底投產的福建二線。
粵東市場景氣度較高且得以維持。
公司去年共銷售水泥954.27 萬噸,粵東、龍門、福建三大基地分別銷售497 萬噸、397 萬噸和60 萬噸。其中,本部的梅州基地供應的粵東市場景氣度較高,銷售均價達到276 元/噸(不含稅),噸水泥毛利高達98 元/噸。我們認為2010 年粵東水泥市場的高景氣度仍然可以維持。主要基于一是需求上該地農村市場占比高,且在建工程項目多。二是區內沒有新建產能,三是落后產能高達2000 萬噸,淘汰空間大。此外與海螺、臺泥、中材銷售半徑不重疊,不構成直接競爭。公司本來規劃在本部梅州基地繼續新建兩條5000t/d 的生產線,但因為政策限制新線建設,暫時擱淺,公司計劃將福建的新增產能供應粵東市場。
價格提升有望帶來噸毛利進一步提升。
公司計劃今年稅前共壓縮全成本5000 萬,以銷售1000 萬噸水泥計算,大約降低噸稅前成本5 塊錢。我們認為公司在成本計算方面對煤價變動考慮不足。公司去年煤炭進貨價格在581 元/噸(不含稅),我們判斷今年噸煤價格漲幅在10%,以噸水泥耗煤0.12噸計算,約增加稅前成本7000 萬。噸水泥成本上升約2 元。但區域高景氣度是企業有能力通過提價將煤炭成本上漲的壓力轉移。我們判斷全年均價提高約10 元。噸毛利提高8 元。
發行可轉債進軍混凝土行業。
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7 億元可轉換公司債投向12 個混凝土攪拌站項目,我們認同公司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混凝土產業,可打造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并進一步拓寬水泥銷售渠道,增加水泥市場份額,穩定水泥銷售價格,提高水泥市場占有率。混凝土項目直接受下游房地產、基建工程項目影響,盈利能力受產能利用率波動影響很大。公司在項目可行性報告中計算得出該項目在無財務杠桿情況下高達17.56%的內部投資回報率是基于產能利用率在30%的假定條件下的。在產能利用率較高的時候可以獲得超額收益。
盈利預測。
我們假定公司2010 年噸水泥價格上升10 元,成本上升2 元,噸毛利提升8 元,全年銷售1050 萬噸,2011 年銷售1200 萬噸,2010-2011 年收入分別為29.54 億元,33.75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3.9%,14.2%。毛利率分別為28.57%和29.52%。對應凈利潤分別為3 億元和3.79 億元,增速為39.17%和26.57%。2010-2011 年EPS為0.75 元和0.95 元。
估值與投資建議。
公司今日收盤價14.84 元,對應2010 年動態市盈率在20 倍,高于同類大型水泥集團公司,如海螺、冀東等。
但我們認為公司所處市場區域景氣度較高且能維持,對口農村市場業務比重較大,是建材下鄉政策的主要受益公司。且可轉債如果順利發行進入混凝土行業對公司長期發展形成利好。因此雖然目前估值不低,但仍存在超預期因素。給予“增持”評級。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可轉債審批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