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入沖刺階段,地方啟動明年專項債項目儲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9-2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上海證券報
核心提示: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入沖刺階段。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已占全年新增專項債券限額近九成。同時,近期部分地區已經下發通知要求報送2024年專項債券儲備項目。

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入沖刺階段。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已占全年新增專項債券限額近九成。同時,近期部分地區已經下發通知要求報送2024年專項債券儲備項目。


專家表示,專項債發行速度加快,9月或為年內新增專項債單月發行最高峰,10月可能基本發完剩余新增專項債。此外,四季度特殊再融資債券重啟發行的概率加大,預計額度在1萬億元以上。


10月或將基本發完今年剩余新增專項債


為更好發揮投資穩增長效應,專項債發行速度加快。專項債券信息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全國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32755.75億元,完成全年新增專項債券限額的86%。


當前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及償還舊債所需的資金比較依賴舉債。為此,財政部要求各地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力爭在9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資金力爭在10月底前使用完畢。


在這一要求下,各地加快發債穩經濟進度,8月迎來年內發債高峰。數據顯示,8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為5965.78億元,創今年以來月度新高。


業內人士分析稱,8月地方債發行明顯加速,其中新增專項債環比上升超2倍,年內剩余額度約8600億元,若按要求于9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9月或為年內新增專項債單月發行最高峰。


“10月或將發行完剩余大部分的新增專項債額度。照此估計,10月和11月地方債將分別凈發行約2100億元和700億元。”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郁表示。


各地新增專項債發行步入尾聲,福建、四川等地宣布已完成全年新增政府債券發行任務。“為更好發揮專項債券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今年我省各市縣高度重視,有關部門通力協作,爭取新增專項債限額多、發行時間早、支出進度快。”福建省財政廳債務處負責人表示。


新增專項債的發行使用節奏加快,有利于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助力穩增長。記者了解到,為持續拉動基建投資,近期部分地區已經下發通知要求報送2024年專項債券儲備項目。


比如,湖南衡東近期就18個專項債項目和57個(24個新項目)中央預算內項目逐一過篩把關。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聚焦宏觀政策和微觀操控,補齊爭資跑項短板,爭取更多資金支持,形成項目滾動接續良好局面。


專項債投向有望進一步擴圍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各地發行用于項目建設等專項債券2.95萬億元,完成全年新增專項債券限額的77.5%,比序時進度快10.8個百分點。債券資金累計支持專項債券項目約2萬個,主要用于市政建設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林水利等重點建設領域。


“今年以來,財政部積極指導地方嚴格專項債券項目的審核把關,做好項目儲備等基礎工作,同時優化專項債券額度分配,重點向經濟大省特別是制造業集中的地區傾斜,優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項目和在建項目。”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介紹。


新增專項債券投向已逐步擴至11個領域,其中新能源項目、新型基礎設施兩大領域去年被納入支持范圍。專項債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范圍也擴圍至13個,去年新增了新能源項目、煤炭儲備設施和國家級產業園區基礎設施。


《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顯示,財政部下一步將研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引導帶動社會投資。加強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和投后管理,完善項目建設和運營全周期、全過程監督管理機制,提升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


記者獲悉,未來符合條件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有望被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范圍。


中泰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肖雨認為,符合條件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可能會以棚改專項債的類別發行,不排除新設類別的可能。2020年以來專項債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占比在10%至20%,投向不變的情況下,城中村改造通過專項債融資的規模約占新增專項債總規模的20%以內。


也有專家表示,若年內能夠擴張新增專項債限額或提前發行明年額度,對穩增長“增量”將更大,且不會“擠出”其他支出。同時,若專項債的資金可作為城中村改造項目的資本金,乘數效應下或能對撬動前期投資起到更大作用。


特殊再融資債券或重啟發行


加快發行地方債的同時,一攬子化債工作也在積極推進。業內普遍認為,特殊再融資債券重啟發行的概率加大。


再融資債券是地方政府債券的一種類型,早前主要用于償還到期地方政府債券本金。但2020年12月以來,部分再融資債券用途只是被模糊表述為“用于償還存量債務”,這類再融資債券也被市場稱為特殊再融資債券,實際一般用于償還隱性債務。


近些年受財政收入增長乏力疊加債務集中到期影響,地方愈加依賴通過發行再融資債券來借新還舊,緩解當期償債壓力。據財政部數據,今年前7個月地方政府債到期償還本金約2萬億元,其中發行再融資債償還本金約1.8萬億元,占償還本金比重約九成,剩余本金通過安排財政資金等方式償還。


目前多地公開表態,將爭取納入擴大建制縣區隱性債務化解試點工作,獲得特殊再融資債券額度,從而通過發行再融資債券來置換部分隱性債務,并延長償債期限,降低利息,緩釋風險。市場預計,這一特殊再融資債券額度或在1萬億元以上。


“今年特殊再融資債發行規模的理論上限應為2.58萬億元,但這一存量空間依然存在結構性分化情況。短期看2.58萬億元空間上限或難以到達,這也可以為未來政策預留空間。”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吳棋瀅表示。


在吳棋瀅看來,從中央地方共同化債的層面上,除可能的央行流動性配合外,政策行大概率也將助力化債行動,包括投放長期低息貸款、幫助地方盤活存量資產等等。


東吳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勇表示,本輪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額度預計不超地方債務限額,分配機制或向高風險地區傾斜。特殊再融資債券的落地或將緩解市場對尾部區域城投債務的風險擔憂,增強區域城投資金流動性,助力當地二級市場城投信用利差穩步下行。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