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漲價潮
近幾年泵車行業價格戰持續蔓延。2021年在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背景下,中國工程機械廠家密集發布相關產品價格上調通知。
在此背景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經歷了三輪“漲價潮”。第一輪在2月底、3月初,主要原因是行業低價惡性競爭;第二輪在5月份,由工程機械部分主機廠發起,主要是受鋼材價格上漲引起;第三輪在6月份,主要也是從上游鋼材等原材料端傳導而來。
近幾年泵車終端市場價格下滑明顯,因此,對于深陷價格競爭中的工程機械行業而言,合理漲價不吝是一次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絕好機會,畢竟行業內卷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02 電動化
中國工程機械的電動化進程比預想中來得更快。2021年工程機械龍頭廠商各類電動產品密集發布,標志著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電動化時代正式開啟,電動工程機械的市場角逐已經展開。
隨著全球對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要求的日漸嚴格和新能源技術的日趨成熟,國內工程機械頭部企業紛紛開始電動化布局,2021年是工程機械行業電動化快速發展的一年。各大廠也集中發布了以電動化為主打的新能源產品,攪拌車,混凝土泵車等等。
對于已經占據了部分行業制高點的中國工程機械廠商而言,提前布局電動化轉型,不僅成為對現有優勢的加持,同時也讓一些廠商在細分產品上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可能。
03 智能化
智能化時代已來臨,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推動制造業變革發展。前端的智能制造,后端的智能產品,匹配上終端的智能服務,這種以智能化、數字化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正在重構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格局。
比如,2021年,中聯智慧產業城總部及工程起重機械、混凝土泵送機械、高空作業機械三大智能制造園區正式開工。再比如三一集團率先探索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大力推動包括長沙智聯重卡、常德攪拌站等在內十多個“燈塔工廠”建設。
未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持續在制造技術突破、工藝創新、場景集成和業務流程再造等方面發力,進一步推動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04 “雙碳”戰略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趨勢下,在中國新能源技術引領全球的當下背景中,中國工程機械的綠色夢想正在照進現實。與此同時,行業整體出現的綠色轉型趨勢也為接下來的走勢打開了想象空間。
而這其中,新能源應用一馬當先。與此同時,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隨著2022年12月1日非道路國四排放標準將正式實施,工程機械新一輪迭代更新大潮即將到來,探索新能源動力產品的輸出和量產也成了當務之急。
05 《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布
2021年7月,由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委托,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編制的《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正式發布。《規劃》的發布,為我國“十四五”時期工程機械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指導。
《規劃》指出,面對“十四五”新形勢和新要求,工程機械行業將實施六大產業化創新工程: 新型高技術工程機械創新先導工程;工程機械智能制造推進工程;工程機械產品可靠性提升工程;工程機械檢測、試驗與評價數字化平臺建設工程;工程機械產業鏈強基發展工程;工程機械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建設工程。
《規劃》為行業發展確定了更大目標:“到2025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水平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質量效益明顯提高,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2025年工程機械營業額將達到9000億元,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額將達280億美元,工程機械出口額在國際市場占比將達12%。”
寫在最后:2021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隨著專項債資金傳遞到工程端,2022年基建有望迎來一波復蘇。受此利好,各位要抓住機會,乘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