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云說,多年前他有一個關于使用碳纖維材料的夢想,如今中聯重科實現了這個夢想。他在中聯重科26日舉行的新能源產品及碳纖維復合材料新技術發布會上講述這個夢想時,不遠處的半空中,首款國產化碳纖維臂架泵車正舒展開它的六節臂架,展示長沙工程機械在新材料領域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以及引領行業綠色發展的雄厚實力。
泵車是現代建筑工程一種常見的工程裝備,其泵送的高度、作業的速度等,影響著建筑施工水平。在泵車制造技術不斷優化的過程中,輕盈又可靠是裝備制造企業致力的方向之一。去年3月,中聯重科推出的4.0A凌云系列泵車,采用了鏤空臂架拓撲結構優化設計,實現產品臂架減重10%,就驚艷了行業。此次,該公司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金屬混合結構技術,臂架減重達35%。整車是44噸級的產品,得益于輕量化技術加持,其最大布料高度達63米,是同噸位級別全球最長臂架泵車。
值得一提的是,中聯重科的這一新技術屬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面國產化之后,相比進口碳纖維臂架,成本大幅降低,真正實現“用得起”。
發布會上,中聯重科集中展示了旗下的新能源產品,其中既有已名揚海內外的全球首臺純電動汽車起重機,也有全球首款純電動泵車、全球首款60米級別的混合動力泵車、全球最大118噸非公路純電動寬體自卸車等,覆蓋起重機、泵車、攪拌車、高空作業平臺、應急裝備、挖掘機械、礦機、重型底盤等8大系列,產品采用純電動、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多類新能源組合,覆蓋全系列的新能源產品、以及新能源應用的多元組合,充分彰顯了中聯重科引領行業綠色發展的技術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