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國務 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和發展等問題。會議上指出:研究將商業匯票承兌期限由1年縮短至6個月,以減輕企業占款壓力。
會議指出,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我國經濟韌性、就業韌性的重要支撐。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近些年通過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特別是去年實施一系列普惠性紓困政策,有力促進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截至4月末,全國小微企業總數超過4400萬戶、個體工商戶超過9500萬戶,成為我國就業主力軍。
當前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仍面臨困難,要繼續有針對性加強支持
1
進一步落實“六穩”“六保”政策,保持必要支持力度。
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措施。加大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的普惠金融力度,引導擴大信用貸款、首貸、中長期貸款、無還本續貸業務規模,推廣隨借隨還貸款。研究將商業匯票承兌期限由1年縮短至6個月,減輕企業占款壓力。
2
是多措并舉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應對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
支持大型企業搭建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用市場化辦法引導供應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銷配套協作,做好保供穩價。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支持各地按規定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給予穩崗就業補貼。督促引導平臺降低過高收費、抽成及新商戶傭金和推介費比例。
3
加強公正監管。
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清理廢除歧視、妨礙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政策和法規。深入推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依法查處具有優勢地位的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惡意補貼、低價傾銷等行為。整治各種亂收費亂罰款。同時,做好基本保障兜底,推動個體工商戶及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放開在就業地參保的戶籍限制,探索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工傷保險范圍。
從近幾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票據的論述來看,對票據偏負面的論述不少,如票據套利、大型企業通過票據延長對中小企業的付款期限等。2020年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促進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及時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商業匯票最長期限為1年,對《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的實施簡直是bug般的存在。研究將商業匯票承兌期限由1年縮短至6個月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一點不覺得奇怪。
《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還提出:自2020年9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等不得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等非現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商業匯票等非現金支付方式變相延長付款期限。
今年兩會間,又見人大代表提議“取消承兌匯票”,其認為:承兌匯票盤剝了企業的利潤,增加中小企業資金流斷裂風險,無法解決企業急需的現金需求,銀行承兌匯票已經變相成為銀行向企業“索取”利潤的工具。我當時就指出:問題的核心源頭在于企業之間存在強勢與弱勢的差別,“大魚吃小魚”是市場經濟所無法避免的結果,即使取消承兌匯票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強勢企業依然會采用殺價、增加賬期等其他方式壓縮弱勢企業的利潤空間,增加自己的利益。與其取消承兌匯票,還不如縮短承兌匯票的期限,期限太長收票企業怨聲載道,期限太短付款企業沒必要采用票據付款,選一個各方能達到均衡點的期限。
中小企業被拖欠款項,可以說是經濟生活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截至2019年12月底,各級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梳理出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逾期欠款8900多億元,已清償拖欠賬款6600多億元,清償進度約完成了75%。
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超額完成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年底前清償一半以上”欠款的目標任務。
有單位大吐苦水:隨著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工程難度加大,市場物價上漲,只有工程承包價格不漲。價格不漲就算了,3年前就已經完成的工程,現在還沒有回收完款,公司總是說工程沒有驗收完,審計沒有完成各等接口拖欠工程款。
就在幾個月前,還有一位民企老板在網上吶喊:中小企業的危機不是疫情,而是被大企業長期嚴重拖欠貨款。
深圳市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老板透露,無論是國家振興經濟的四萬億計劃,還是SAR、還有這次的新冠疫情中國人民銀行開展的1.2萬億(高級會計師評審協助一次通過13711174084加微信備注高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或低息貸款,其實,獲益的絕大部分是央企、國企、大型民企,IPO上市公司等大中型企業,真正中小企業、特別中小民企很難受益,貸款只有固定資產、房產等抵押下才能實現。該民營老板強烈向政府、向社會呼吁:徹底肅清大企業拖欠貨款支付的不良惡習,讓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的狀況得到根本緩解,給市場一個正常公平競爭的商業氛圍。
有老板曾算過一筆賬:去年企業的銷售額3000萬,其中承兌匯票占了60%,平時要用現金,于是有60%的匯票都是提前貼現的,全年共貼息了40多萬,而去年一年的凈利潤才100萬左右。利息就占了利潤的一半,這還不算另外40%匯票的成本!
很多中小企業的老板應該也對此深有感觸,承兌匯票雖然也是錢,曾經也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現在,它的弊端太多了!
承兌匯票奪走企業利潤
金融企業發行銀行承兌匯票,企業需要按照5%左右成本向銀行貼現,在實體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企業利潤率是持續走低的,有些企業利潤僅為1~2%,不必要的融資成本奪走了企業辛苦賺來的微薄利潤,加劇了企業的困境!
承兌匯票不能解決急需的現金需求
企業發工資、交稅、繳納五險一金等剛性資金需求,都不能使用承兌匯票,只能用現金!
而辦理匯票貼現,還需提供相關手續,加上個別銀行辦理效率低,短期內也收不到現款!
承兌匯票導致企業資金周期加長
如果收到承兌匯票后持有到期,一般都是一年、半年,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周期加長,占用增加。如果收到承兌匯票后提前貼現,還要支付手續費、貼現利息。
有的小銀行出具的承兌匯票到期后往往還要拖后,貼現時還需要擔保公司擔保,支付擔保費!
承兌匯票現象亂
有的匯票到期了也不能立即兌付,時間無法保證,企業還要為此增加人力、物力去溝通協調。
很多企業為快速得到現金,只能冒險去“黑市”上出賣,沒有真實的交易背景,逃避監管,擾亂金融秩序!
而且,紙質承兌匯票的管理非常困難,容易出現造假及詐騙的情況,企業是最終的受害者!雖然國家正在逐步取消紙質銀行承兌,但未取消紙質商業承兌匯票!
“劣幣驅逐良幣”效應
在實際使用中,承兌匯票還會產生“驅逐”現金的現象。
下游企業在進貨時或甲方向乙方購買產品服務時,如果手里同時有現金和匯票的話,他們肯定會選擇用匯票給你付款。
也許你會說,銀行承兌匯票你要少收,商業承兌匯票你壓根就別收啊!
但是,正如某小企業老板所說:如果有家下游企業跟你進貨,但他沒有現金,只有承兌匯票,難道這生意你就不做了?再說了,還有好多是回頭生意呢,雙方在生意場都是有交情的,要是這單不做或許以后這條線就斷了。建議全面取消承兌匯票,是說出了很多企業的心聲!取消承兌匯票是對小微企業最大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