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市生態文明建設服務中心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四減四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所謂“四減四增”,即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減少落后和過剩產能,培育新增長動能。全市高耗能行業投資繼續下降,65家化工、木業企業完成退城入園;制定出臺鋼鐵、焦化、建陶行業高質量發展方案,出臺政策支持企業優化布局、提升整合。加快工業企業升級改造和“退城進園”,積極推進主城五區焦化、水泥、粉磨站、復混肥摻混肥四大類共18家企業的關停和退城入園;實施主城區5處鋼材市場搬遷,啟動蘭山商貿物流園區搬遷升級及16處市場搬遷計劃。積極申報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編制了臨沂市“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臨沂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制定了全市八大傳統產業提升方案和《臨沂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實施意見》,擬在三年內每年推動500家企業升級改造。
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臨沂市大力壓減煤炭消費,全市不再新增煤電機組。開展全市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唯一不可替代熱源核查工作,制定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整改方案。深入推進散煤治理,制定了《2020年全市散煤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確定2020-2021全市清潔煤炭推廣任務35萬噸、節能環保爐具1.5萬臺。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印發了全省第1個由市政府批復實施的淺層地溫能專項規劃——《臨沂市中心城區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規劃(2019-2025年)》;山東首個地熱綠色礦山——河東湯頭綠色礦山通過方案評審和第三方評價。
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大力推廣新能源、天然氣等節能環保的運輸車輛。目前,城區公交車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輛占比100%。積極推進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建設,編制印發《臨沂市創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0-2021)》,推動城市配送平臺發展,培育網絡貨運企業。不斷完善鐵路貨運網絡,推動貨物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運輸,顯著提高大宗貨物非公路貨運比例,加快推進蘭陵縣金石建設投資公司鐵路專用線等8條鐵路專用線建設。
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降低化肥使用量,2020年臨沂市水肥一體化新增面積17.53萬畝,超額完成年度新增15萬畝的任務目標,全市有機肥施用量突破46萬噸。
通過實施“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臨沂市產業、能源、運輸和農業投入結構持續優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農業投入結構初步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高質量發展水平明顯提升,發展的質量更好、結構更優、效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