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市場傳出北方某水泥大廠發布的調價告知函。調價告知函顯示,受資源稅調整、煤炭等原材料大幅上漲及環保預警、道路運輸治理等因素影響,導致公司水泥成本持續不斷增加。
冀東水泥回應漲價
10月13日早間,冀東水泥回應稱,網絡上傳播的漲價函屬實,但是漲價的幅度要看后續的落實情況。
“隨著節后下游工程恢復施工,企業發貨正在逐步提升過程中。在最后需求期,各地企業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水泥價格將會繼續保持升勢為主。”國信證券建材團隊分析師黃道立稱。
重污染防治:錯峰限產“箭在弦上”
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即將打響。
繼早前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之后,10月1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
與此同時,河北、湖南、山東等地已在近期召開水泥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工作座談會,對秋冬季節錯峰生產進行部署,要求水泥熟料企業按照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落實錯峰生產政策。
10月9日,泛東北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明確要求,11月15日-12月1日期間,泛東北及晉冀魯豫地區啟動執行為期4個月的錯峰生產,同時保證全年停窯時間不少于160天。
此外,河南安陽提出秋冬季粉磨站單雙號輪流生產的調控方案;山東濟寧按照綠色管控實施方案,要求B、C、D級企業停產分別不少于1個月、2個月和3個月;湖南省明確長株潭及傳輸通道省市錯峰天數基數為75天,其他市州70天。
“實施錯峰生產是水泥熟料企業積極應對氮氧化物和臭氧污染,為打贏藍天保衛攻堅戰應踐行的社會責任,更是促進水泥行業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措。” 山東水泥協會發布通知,要求錯峰生產未執行到位的企業于2020年11月14日前嚴格落實補停窯計劃,確保停滿160天。
唐山市政府印發《唐山市2020-2021年秋冬季工業企業日常減排措施》,要求水泥行業中績效評級為A級或示范引領的企業自主減排;績效評級為B級水泥熟料企業降低生產負荷20%以上(以投料量計);績效評級為C級水泥熟料企業降低生產負荷40%以上(以投料量計)。承擔處置污泥和生活垃圾的企業按照實際處置量保持最低負荷生產。水泥粉磨站(含礦渣微粉企業)完成治理任務(有組織排放、無組織管控、在線監測聯網等)并通過現場核查驗收的企業限產20%,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停產。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由于水泥行業存在較為明顯的銷售范圍,具備較強的區域特征,錯峰限產對相關區域水泥價格短期會形成一定的支撐。
四季度沖刺:重大項目“提速擴容”
進入四季度,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沖刺在即,多地項目落地沖刺態勢強勁。重大投資項目密集開工的同時,明年重點項目的儲備工作也已啟動。
據不完全統計,9月份共有逾9800億元的重大項目發布最新動態,涉及鐵路、公路、地鐵以及電力等領域。10月份,各地重大項目發布依然保持“火熱”。
如10月12日,江西省2020年第二批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正式出爐。該省共確定省重點建設項目64個,總投資175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88億元。
又如10月9日,成都市召開項目招引攻堅行動總結交流會透露,自6月底開展項目招引攻堅行動以來,497個重大項目簽約注冊,投資額8671億元,同比增長57.7%。
國信證券10月12日非金屬建材周報,圖片來源:周報截圖
“10月份,各地迎來重大投資項目的密集開工,在意料之中。”中泰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楊暢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有效投資,今年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這些都將為四季度項目落地提供支撐。
價格再走高:多地調價“提上日程”
網傳的漲價函顯示:該企業P.042.5水泥出廠價格在原價格基礎上上調60元/噸;其他品種水泥出廠價格上調30元/噸。
受天氣好轉、需求向好等因素帶動,多地計劃再次通知水泥價格上調。
如江蘇市場反饋,國慶假期后江蘇地區天氣晴好為主,市場需求恢復較快。9月下旬江蘇中北部地區水泥價格普漲30-40元/噸;蘇錫常地區一些主要廠家10月10日起通知上調各品種水泥價格30元/噸左右,區域其余同業預計稍晚幾日跟進。
廣東市場反饋,近期廣東粵東地區天氣好轉,加之周邊福建地區漲價帶動,為提升盈利,梅州地區主導企業于11日起對梅福基地各品種水泥出廠結算價格,分別在現行價格基礎上上調30元/噸,潮汕市場同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