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寧夏自治區政府第5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推進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要深刻認識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針對性措施,認真做好返程返崗和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補齊園區、廠區疫情防控短板和不足,在筑牢疫情防控體系,杜絕疫情向園區、廠區擴散的前提下,科學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方案》明確:
■要切實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準備,織牢織密防控體系,按照“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的要求,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管理體系,嚴格落實園區、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復工復產方案,確保安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要把返程返崗人員納入所在社區(村、居委會)網格化管理范疇,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前準備工作。
■要精準開展人員篩查,各開發區管委會要建立返程返崗員工健康卡制度,督促企業返程返崗人員提前向居住地社區(村、居委會)報告個人健康情況和旅程信息。對來自疫情較重地區的人員、與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以及來自其他地區有不適癥狀的人員,重點管控,實行一人一房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確保一個不漏、一個不少;對來自其他地區無不適癥狀的人員、與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一般接觸者,實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要實化細化防控手段,嚴把入口關、監測關、衛生關,預先設置集中隔離場所,提前準備防護物資,定時進行全面消毒和衛生保潔,合理安排工作崗位,減少人員聚集。
■要努力保障生產生活,實行錯峰上班、網上辦公和實行彈性工作者,采取返崗人員“兩點一線”模式,降低疫情輸入風險。
《方案》要求,要分類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切實支持醫藥用品、消殺用品等防疫和生活保障類企業全面復產,推動對生產經營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熱力等龍頭企業和重點工業項目復工復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按照輕重緩急,錯峰安排企業復工復產,確保成熟一個,復工一個。要扎實有效開展企業復工復產全過程監管,切實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檢查評估,評估合格的方可準予復工復產,不合格的堅決不準復工復產。
《方案》強調,要全力做好復工復產企業生產保障。
■要抓緊抓好要素流通保障,加強交通物流運輸保障,嚴格按照“一斷三不斷”要求,嚴禁擅自設卡攔截、阻斷生產資料運輸通道等違規行為,切實保障重要交通干線以及關鍵物流樞紐正常運行;
■抓緊抓好產業鏈銜接,建立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督促生產防疫和生活保障類物資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加強勞務供需對接,組織勞動力不足的企業就地招工、就地吸納,實現用工替代;
■抓緊抓好政務服務,實行“一網通辦”和“不見面”審批,充分發揮寧夏政務服務網、“我的寧夏”政務APP、自助終端機等線上服務平臺,推動企業注冊開辦、納稅、繳費等更多服務實現“掌上辦”;
■抓緊抓好惠企政策落實,切實降低企業成本、穩住有效投資、保障要素供應,加大資金引導,優化發展環境,穩定發展預期,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抓緊抓好宣傳教育,多渠道普及防控知識,引導企業員工科學理性認識疫情,掌握防護要點,增強防護意識,理解、支持并配合防控工作。
《方案》還要求,各市、縣(區)和開發區管委會要壓緊壓實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責任,強化責任落實,壓實屬地責任,制定工作方案,組建工作專班,健全工作機制,加強信息調度,強化工作督察,努力做到各園區復工復產企業不出現疫情,全面實現全年工業經濟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