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端午節,鼓旗賽龍舟”。提到龍舟,你可能會想到用木頭做船體、用木雕做龍頭、造型百態色彩艷麗的大型舟船。那你見過用混凝土制造的龍舟嗎?混凝土龍舟又是怎樣航行的呢?今年的端午節,讓我們一起走進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一覽混凝土龍舟的真面目風采。
6月7日,首屆國際大學生混凝土龍舟邀請賽在浙江大學國際校區舉行。本次混凝土龍舟大賽共有來自海內外的十余所高校的隊伍報名,包括美國南加州大學(USC)、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天津大學等等。
根據規定,參加比賽的龍舟要用水泥基固化材料、混凝土和泡沫模板輕質砂石等制成,其中混凝土材料在船體中的體積比不得少于50%,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混凝土龍舟。此外還需要在船上安裝發動機和遙感接收設備,選手們通過遙控指揮龍舟的航行。跟普通龍舟相比,這種混凝土的龍舟小巧玲瓏,長度只有80-100厘米左右。
競賽一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船體指標檢測,直線競速賽和障礙行駛賽,技術委員會結合隊伍的技術說明書和技術設計答辯進行打分,綜合計算得出總分,決出比賽的最終排名。
端午節當天,國際校區中心湖畔楊柳依依,湖光瀲滟,27條混凝土龍舟和參賽隊伍都厲兵秣馬,只待一聲令下就乘風破浪,向終點沖刺。
在直線競速賽中,選手需要控制混凝土龍舟直線加速前進。一聲令下,選手放開龍舟,有的混凝土龍舟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強大的實力,一邊前進一邊激起浪花,在十幾秒內就到達終點,引起岸邊觀眾的一陣陣歡呼和掌聲;有的龍舟則中途出現了問題,無法前進,只能在原地打轉,觀眾們在歡笑之余不忘為其加油鼓勁,現場氣氛十分熱鬧。
下午的障礙行駛賽在中心湖的東南角舉行,混凝土龍舟要圍繞湖內的石塊,沿著標注的8字形路線行駛兩圈。障礙賽的引入無疑增加了比賽的難度——湖內暗藏的石塊是龍舟擱淺的隱患,同時8字形的路線也對龍舟的轉向系統和動力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
起初,有的隊伍不太熟悉湖內狀況,加上有時遙控距離受限,龍舟會在湖內失去動力;抑或是轉彎處忽略了船的慣性,一下子卡在了石頭中間而致擱淺。由于技術難度較大,每場龍舟障礙行駛賽都牽動著人們的心,每次完成任務后的成功抵達也都來之不易。
有的隊員為了接應龍舟,不惜一腳踏進水里。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南大學的隊伍,他們的龍舟在第一圈時撞到了岸邊的石頭,龍舟頭部結構受到了損壞,但是他們沒有氣餒,繼續前進,最后順利到達了終點。
比賽結束后,有的隊伍與指導老師開始探討反思此次比賽中可以改進和提升的地方,不放過這次寶貴的學習計劃;有的隊伍則選擇與對手展開了又一次較量?!坝颜x賽”中,一個隊伍的龍舟因電力不足被困湖中,雙方隊員還共同商討“救援辦法”,不過最后還是由工作人員乘船打撈了上來。
大賽產生了13個參賽獎,1個特別參賽獎(南加州大學隊),6個優勝獎,3個銅獎,2個銀獎和1個金獎。榮獲金獎的隊伍是來自天津大學的陳浩宇隊。隊長陳浩宇說:“在繁忙的課業之外,我們選擇晚上在實驗室打造這只混凝土龍舟,經常一忙就到了凌晨2、3點,甚至還通了幾次宵。剛到海寧的時候看到大家的龍舟都很驚艷,心里也有點忐忑。比賽當天我們早上五點半就起床練習,也慢慢找回了手感。能得到這樣的結果我們十分開心,也從中收獲了很多!”
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參賽隊員亞斯明說:“這個比賽真的很有趣,也很酷,雖然我們可能做得不夠好,但還是感到開心和滿足,而且通過這次比賽我已經結交了很多朋友。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很樂意明年繼續參加這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