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市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眾多,生產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企業環保意識淡薄,存在原材料露天堆放、廢水直接排放、廢料直接填埋等清潔生產問題。由于預拌混疑土行業的特殊性,多數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布局在城郊接合部,有的甚至在城區,廠區內林立著水泥、粉煤灰等大型儲罐,生產所用的石子、黃砂、水泥等大宗原材料和混凝土產品運輸頻繁,且數量巨大,道路上拋撒滴漏現象嚴重,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影響,群眾反映強烈,行業清潔生產水平亟待全面提升。
一、謀篇布局,層層壓實責任。金華市將全市預拌混凝土企業按照原有基礎和特點進行梳理摸排、科學篩選,分成清潔化生產改造“領跑方陣”和“潛力方陣”,細化實施方案,倒排工作計劃,級級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做到計劃、目標、任務、責任“四到位”,確保清潔生產改造順利實施。對于列入清潔生產改造開工計劃的企業,要求企業排出時間表,確保按時開工、保質竣工;對應開未開的,協助找準癥結,消除障礙,督促盡早開工。規定企業清潔化生產改造過程中,嚴格按既定規劃執行,不得隨意變更,使清潔化生產改造“規劃圖”真正落地成為“實景圖”。
二、宣傳發動,做好服務指導。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三網一臺一報”、散裝水泥宣傳月等活動平臺,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清潔生產改造在促進節能減排、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綠色建筑融合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營造良好氛圍。召開企業負責人座談會、標準宣貫會、精準培訓班,主動服務指導企業規避風險、少走彎路。同時,圍繞打造示范樣板工程,篩選出城建混凝土有限公司、巨龍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基礎相對較好的企業先試先行、打造標桿,引領全行業加快清潔生產改造步伐,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
三、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服務指導混凝土企業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清潔生產改造方案,杜絕千篇一律,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科學推進清潔生產改造。如《浙江省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清潔生產驗收評分標準》第38條規定“廠區大門口應設置車輛沖洗設施,對車輪、罐體、料斗及斜槽等進行沖洗,避免臟車出廠”,但是由于金華市部分企業廠區面積小,無法在有限土地上再新建車輛沖洗裝置,經多次實地踏勘調研及專家論證,并取得省散辦的溝通支持,對存在類似困難的企業調整為在下料口下方安裝運輸車輛沖洗裝置,同樣達到了避免臟車出廠的要求,推動了清潔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以督帶促,嚴把驗收關口。常態化開展“一月一督查”行動,組織經信、建設、生態環境等部門力量,實地踏勘企業現場,查擺分析問題,指導協調清潔生產工作,對督查中發現的改造不達標的企業,“一對一”服務指導,跟蹤每個問題環節整改到位,進一步提高了企業清潔生產改造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同時,每月以書面形式通報工作進度情況,表彰先進、鞭策落后,積極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驗收階段,組織各部門專家,嚴格按照55條驗收標準,一條一條對照、一項一項核查、一環一環打分,堅決不打折扣、不搞變通,確保“改造一家、驗收一家、達標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