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屋像機器生產那樣成批成套制造,蓋房子像“搭積木”一般現場組裝……推動綠色與協調發展的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先進的建造方式,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推崇。2月20日,記者從山西省住建廳獲悉,為推動裝配式建筑“加速”,同時規范質量保證出“精品”,山西省出臺《山西省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技術導則(試行)》,對涉及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以及預制構件生產單位等參建單位提出質量管理“規定動作”。
裝配式建筑,即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我國裝配式建筑規劃自2015年以來密集出臺。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廠化生產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為主,通過現場裝配的方式設計建造的混凝土結構類房屋建筑,一般分為全裝配建筑和部分裝配建筑兩大類。2018年10月,山西省發布《進一步加快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方案(2018—2020)》,提出住宅項目鼓勵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按照宜現澆則現澆,宜裝配則裝配的原則,推廣期重點發展水平構件,用3年時間按照3、3、4的比例,到2020年實現水平構件全裝配,積極推行住宅全裝修。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以上的發展目標。太原市、大同市作為重點推進地區要力爭達到25%以上。
為進一步規范山西省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參建各方的質量行為,保障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質量,省住建廳編制了《山西省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技術導則(試行)》。此導則所稱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是指建筑的結構系統全部或部分由混凝土部件(預制構件)構成的裝配式建筑。提出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原則實行設計、構件生產、施工一體化的總承包模式;鼓勵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實現全專業、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鼓勵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現澆構件采用鋁合金模板系統施工工藝,實現免抹灰效果。要求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施工圖審查、預制構件生產、工程質量檢測等相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依法對工程質量負責。實行預制構件安裝首層(首段)驗收制度、首批預制構件生產駐廠監造制度、關鍵崗位工人技能培訓制度、灌漿套筒灌漿施工質量工藝檢驗制度、鋁合金模板系統試拼裝驗收制度。導則要求建設單位預制構件生產、施工安裝納入施工總承包管理,不得肢解發包工程;要求設計單位對預制構件的尺寸、節點構造、機電安裝預留預埋等提出具體技術要求滿足建筑、結構、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等各專業以及構件制作、運輸、安裝等各環節綜合要求;要求施工單位加強預制構件安裝、預制構件與現澆結構連接節點、預制構件之間連接節點的施工質量控制;要求監理單位在現場灌漿操作前,監督操作人員進行灌漿施工質量工藝檢驗;要求預制構件生產單位預制構件出廠時,構件上應預埋芯片或粘貼二維碼進行唯一性標識,信息內容應包含工程名稱、構件名、型號、生產單位、執行標準、制作澆筑日期、出廠日期、合格/修補狀態、合格證號、質檢人、生產負責人、駐廠監造單位及人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