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自2018年下半年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以來,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各地各部門各司其職,大力開展工業污染、機動車、揚塵和油煙等污染治理,不斷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深入化、細致化、常態化。截止12月31日,贛州優良天數比例87.4%,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1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9μg/m3、PM10平均濃度為63μg/m3,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12.5%。Pm2.5指標圓滿完成了2018年空氣質量目標考核任務,贛州市環境空氣質量有了效大的改善,打贏了“贛州藍天保衛戰”。2018年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項主要措施:
	
一是強化污染源管控。贛州市大氣重點污染源為揚塵、尾氣、餐飲油煙、工業企業廢氣。針對這些污染源和中心城區大氣污染防治形勢,贛州市下發了《2018年下半年贛州市中心城區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采取和實施了嚴格的管控措施。揚塵方面,對1097個工地實行“休克療法”和“開復工驗收制度”,全部工地整改到位經檢驗合格后方能施工;實行中心城區裸土全覆蓋,僅贛州經開區就投入1600余萬元覆蓋了71萬平方米的裸土;渣土車全部實施公司化運作,一律采用輕量化全密閉環保運輸車,并全部安裝GPS定位系統,納入數字城市管理平臺實時監控、調度;持續開展洗城行動,每月洗城不少于3次。尾氣方面,聯合公安部門開展道路檢查,加大“冒黑煙”車處理力度,查處尾氣不合格車輛上路行駛282起;在重要路段實施重型車限行,加大上下班交通擁堵的疏導;率先啟動非道路移動機械執法檢查。餐飲油煙方面,章貢區累計安裝了3160臺油煙凈化器,安裝率達到了95.6%,經開區累計安裝1033臺油煙凈化器,安裝率達到了65%;嚴查非正常使用油煙凈化器,查處106起,罰款37.95元。工業企業方面,突出整治混凝土企業、獨立水泥粉磨企業、磚瓦窯企業等三大行業大氣污染問題,排查檢查市中心城區三大行業企業數448家,責令整改319家,目前已整改到位245家,整改率76.8%;嚴厲處罰三大行業環境違法行為,累計處罰金額近700萬元。
	
二是加強巡查、督查力度。市環保局成立了大氣污染防治7×24小時專職大氣污染防治巡查組,對全市工業企業、建筑工地、道路運輸等主要揚塵污染源產生行業和環節進行全天候巡查,全天候處置。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全部及時轉辦五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大問題督辦力度,今年已經給五區政府(管委會)及市直相關單位下發了督辦函,移交了問題清單,實行跟蹤督辦。對問題較為突出的區域,實施了限批,分別對南康區實施水泥、化工行業建設項目環評限批,對贛州經開區實施火電、鋼鐵、焦化行業建設項目環評限批。
	
三是提升科學治污水平。市環境保護局牽頭聘請第三方大氣污染防治“管家”服務,分析贛州市Pm2.5成因,并形成源解析報告,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學指導。1、強化布點,網格管理。圍繞站點、工地安裝了110套微型監測站點,實時監測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形成了精準化網格系統,隨時了解各個區域的污染物變化最新動態;2、高頻調度、聯防聯控。利用“微信調度群”這個載體,對網格系統的數據進行精準管控,每當某個網格點數據升高時,首先由專家團隊根據數據變化發出指令,相關職能部門人員接受任務后去現場查看情況,及時排查污染源產生情況及時制止排污行為,最后進行反饋;3、提前預警,應急管控。專家團隊通過專業分析氣象變化,提前預警,告知將來某時段、某地區可能發生的污染,我們組織力量預防、疏導,提前介入與管控。
	
通過全市上下努力拼搏,贛州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實現了空氣質量主要考核指標“兩降一升”,即優良天數比例上升,PM10、PM2.5平均濃度持續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