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環境污染,淮安漣水縣高溝鎮當地政府正在展開關停無證攪拌站的專項行動,不過在具體執法過程中,卻出現了部分無證攪拌站關停難的現象,到底是什么原因?請看記者調查:
在漣水縣高溝鎮三口村,王師傅告訴記者,此前這里的三口村混凝土攪拌站已經被關停,現場只遺留了一些生產設備和原料,說是因為環保達不到要求,沒有手續。
記者:“實際上確實沒有手續?”
“確實沒有,就是263來查環保這一塊不合格,聯合鎮里面關掉了。”
王師傅表示相關部門出于環保考慮,對他的無證攪拌站已經關停,他并無怨言,但是鎮里的其他兩家攪拌站同樣也沒有環評,卻依然在生產,這讓他很難接受。
“為什么人家跟我們都一樣,都沒手續,人家不關,只關我們一家,這個就不對了,我們這個已經關了兩個多月了,人家卻沒事,還在正常生產。”
為了了解情況,記者首先來到漣水縣高溝鎮的楊口村混凝土攪拌站,該攪拌站正在正常的生產。
在隨后的走訪中,記者發現,另一家名為制成的攪拌站確實也在正常的生產。
隨后,記者找到了漣水縣高溝鎮的工業招商辦公室,辦公室工作人員承認,這里的三家攪拌站確實都沒有環評手續,都應該關停,他們此前都已經下發了關停通知。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具體下發關停通知的是鎮里263辦公室,于是,記者隨即找到了漣水縣高溝鎮263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叫他停沒停,現在我已經叫環保局施加壓力了,你叫我怎弄,我也不能天天24小時登那看著他,現在縣環保局已經叫他停下來。”
劉主任介紹,關停無證攪拌站應該由縣環保局出面,于是記者找到了連水縣環保局。
漣水縣環保局解釋,無證攪拌站論屬地管理,應該找當地政府,論行業管理,也不是環保局,應該是住建局管理。
記者采訪中,住建局表示有證的歸住建局管理,無證歸當地鄉政府管理。
記者走訪多個部門,如高溝鎮工業招商辦、263辦、縣環保局、住建局,都說不歸自己管轄,所以這個事最后就變成誰都不管。
關停無證攪拌站、改善環境是有利于民生的大好事,但如果在執法過程當中出現了選擇性執法和執法不公,不僅會引發社會的質疑還損害政府的公信力。希望漣水縣相關職能部門能夠亡羊補牢,及時,依法依規的對無證攪拌站進行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