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砂石已變身“軟黃金”,混凝土價格易漲回款卻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2-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央視財經
核心提示:砂石作為重要的建筑材料和混凝土原料,廣泛應用于房屋、道路工程等建設。由于砂石資源集中在河流湖泊中,砂石也被稱為水中的“軟黃金”。今年,砂石市場不同于以往,在全國各地,砂石價格普遍都出現了一漲再漲的現象。那砂石價格上漲對上下游行業有哪些影響呢?

砂石作為重要的建筑材料和混凝土原料,廣泛應用于房屋、道路工程等建設。由于砂石資源集中在河流湖泊中,砂石也被稱為水中的“軟黃金”。今年,砂石市場不同于以往,在全國各地,砂石價格普遍都出現了一漲再漲的現象。


據記者調查:北京市石子原先是70-80元每噸,現在漲到150-160元每噸;長江部分港口今年2月到10月,粗砂價格由每噸82元漲到了122元左右,漲幅接近50%。那砂石價格上漲對上下游行業有哪些影響呢?


供應緊缺


水中“軟黃金”砂石價格猛漲


馬銀杰是江蘇蘇州一家混凝土企業的采購負責人。今年以來,他已經多次收到砂石供應商的漲價通知。



蘇州三盛混凝土有限公司采購部經理 馬銀杰:必須錢先到賬,再發貨。很多單位都是主動加價要砂,因為現在砂確實緊,所以導致價格也是一路往上攀升。



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國各個地區的砂石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以長江部分港口為例,今年2月到10月,粗砂價格由每噸82元漲到了122元左右,漲幅接近50%。


而企業則表示,實際感受到的漲幅已經基本翻了一倍。在目前房地產、基建需求用量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砂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供應嚴重不足。



蘇州三盛混凝土有限公司采購部經理 馬銀杰:黃砂倉已經是兩天沒有來貨了。供應緊張的時候,我們的庫是空的。空的情況下,我們都是盡量把工地供貨往后延,等原材料過來。



以往供應充足時,企業碼頭上運送砂石的船只都要排隊卸貨,現在卻寥寥無幾,反而在上游裝貨時需要排隊等候。


砂石運輸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情況有大半年了,從四五月份開始。



順著長江沿線到湖北武漢,大量的砂石都是通過碼頭的集散中心進行轉運,今年這里的情況同樣不太樂觀。



在武漢市江夏區的一處臨時砂石集散中心,今天一處的碼頭還在運轉砂石,但是旁邊另一處碼頭就已經處于停工休息的狀態。



湖北省武漢市某砂石集散中心工作人員:今年加起來也就干了半年的活,都沒干到。一天平均起來也就千把噸。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隨著環保整治力度的不斷加大,傳統的粗放型砂石企業相繼停工、整頓,面臨轉型升級,砂石產能也隨之驟減。


湖北省武漢市某砂石集散中心工作人員:幾個河里的采區基本上供應量都是一減再減,沒有砂子。


混凝土企業“看米下鍋”


漲價壓力向下游傳導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根據業內人士的估算,今年天然砂石整體的供應量比以往少了接近三分之二左右。砂石供應量如此緊張、價格又接連上漲的行情,又會給下游企業的生產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蘇州三盛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 陸富松:我們已經達到了“看米下鍋”的情況。原材料的供應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制約著我們混凝土也只能限量供應。打個比方說,有一天我們的供應量,預報的方量達到了13000方,但是每天我們只能供應6000方。



負責人介紹,原材料砂石成本上漲后,他們生產的混凝土價格也相應上浮。這本來是一個賺錢的機會,但因為定價體系不同的緣故,混凝土價格變動比起砂石相對滯后。如今企業購買砂石要結現款,但生產的混凝土賣給下游的建筑企業時,卻需要先墊資再結算。所以,砂石價格越漲、生產越多,混凝土企業要面對的現金流壓力反而越大。



蘇州三盛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 陸富松:我們應收賬款比去年同期累計上升了1.42億元。唯一的方法就是再把壓力傳遞到下游。以前我們要求的支付比例是60%,現在我們希望能夠調整到80%以上,對下游來說是相當之大的壓力。


在北京,記者也走訪了多處工地。除了砂石供應量不足對工期產生的影響之外,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的成本增加,讓很多施工單位也感到頭疼。



北京市某施工工地現場負責人:石子原先是70-80元每噸,現在漲到150-160元每噸了,基本上都翻了一番。材料的成本都超過我們投標階段的成本了。跟甲方正在談結算的事,成本比以前預想的高了很多。


環保倒逼產業轉型


未來機制砂市場看好


砂石價格上漲的背后,其實反映出了一對現實矛盾。一方面,環保紅線堅決不能放松;但另一方面,價格快速上漲帶來的壓力確實讓企業難以適應。目前,通過石料破碎后再打磨而成的機制砂,正在逐步成為天然砂石的替代,被企業廣泛采用。這會給未來砂石的價格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因為采挖利益巨大,非法采砂一度猖獗。如今,雖然非法采砂行為多數已被叫停和制止,然而,過量開采砂石,也帶來了沉重而持久的代價。



河南省魯山縣環境保護局生態股長 李詠軍:光做生態提升工程大概就是將近2個億。這么多年欠下的這個債是要政府來還的。



業內人士表示,以往砂石價格較低,實際上忽視了生態環境本身的成本,因此今年砂石價格的上漲也存在一定合理性。未來減少甚至徹底告別使用天然砂石,已經成為上下游企業的基本共識。


蘇州三盛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 陸富松:我們在不斷嘗試,盡量減少一些高價位的天然砂的使用,用機制砂去代替天然砂。今年調整后天然砂和機制砂現在比例是二比八。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會長 張劍星:由于政策、環境倒逼,業內出現大量地使用機制砂。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工程質量,都是個好事情?,F在還是有比較大的缺口,大規模建設和布局人工機制砂是一個必然趨勢。


據了解,機制砂的應用也已經成為全球的普遍趨勢。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天然砂石的價格應該會保持在高位,但隨著各類企業對機制砂業務的布局建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優化,砂石價格有望回到合理區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會長 張劍星:在兩年內左右,它會達到供求平衡,對現在的價格來說一定是往下走。現在這個行業由于政策大的變化導致它短缺,產生行業陣痛,但是我覺得陣痛非常值得。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