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搭積木一樣”造房子,杭州今年還在推進中。昨天(9月5日),從杭州市建委傳來最新消息,截至8月底,杭州已經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項目120個,總建筑面積931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建筑工業化的不斷推進,裝配式建筑應用范圍已從最初的商業綜合體、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逐步向人才房、保障房、商品住宅試點推進。
“德澤家園一期、浙工大學生宿舍等一批典型項目已經竣工,接下來錢江世紀城人才房、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二期C區塊學生生活區工程、杭政儲出(2015)34號地塊等項目也將竣工交付。”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采用鋼結構工藝的裝配式建筑在商品房項目中也得到了應用。比如,丁橋單元杭政儲出〔2017〕22號地塊商品住宅(設配套公建)項目(天陽東方邸),項目開發商杭州天融置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采用鋼結構施工工藝,雖然材料成本增加了500元/平方米,但是相比傳統混凝土結構,施工工期至少節省一年,綜合建設管理成本不超傳統建造方式,而且鋼結構住宅的實際使用面積更多。
另外,裝配式建筑在農村公廁改造提升中也得到應用。比如,今年蕭山區計劃改造提升農村公廁709座,其中新建300余座,目前采用節能型裝配式建造方式的農村公廁已建成80座,還有超過20座這樣的公廁正在建設中。
相關負責人說,建造這些公廁的部件多數在工廠預制生產,到施工現場只需像“搭積木”一樣進行組裝,整個施工周期進度快,主體結構一般20天左右可完成。而且相比傳統施工,不僅現場建筑垃圾大量減少,而且使用的新型綠色環保建筑材料,80%可以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