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市珠暉區茶山坳鎮茶興村的利建攪拌站粉料存儲罐陸續被切割落地,這標志著該區全面完成了非法混凝土攪拌站的拆除任務。近段時間以來,珠暉區通過多次實地摸底排查,在轄區內共發現14處非法攪拌站,目前已全部依法予以拆除。
今年以來,珠暉區針對衡陽市政府交辦的環保問題立行立改,環境監管能力和污染防治水平明顯提高,湘江、耒水珠暉段水質分別達到Ⅱ類、Ⅲ類標準,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上半年,全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城區第一。該區除深入推進網格化監管,對48家重點企業開展了30次“雙隨機”執法檢查,排查違法企業30家,清理環保違規項目12個,完成8家輻射場所規范化管理外,還深入推進了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嚴格落實“河長制”,禁養區養殖場基本退養到位,網箱養魚全面退出,嚴厲查處非法采砂案件5起、違規卸砂行為30起,拆除非法砂場3家,清理“僵尸船”15艘,對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9個入河排污口進行了封堵或關停,依法取締了影響湘江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的粵漢碼頭房屋及構筑物。此外,還全面淘汰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關停拆除元平洗滌、永勝塑料、劉新華鉬酸銨廠等“散亂污”企業8家,并完成了土壤污染源調查和酃湖漁場重金屬底泥治理項目,啟動實施廣衡塑膠廢渣治理修復項目,對市第一人民醫院等8家涉核技術利用單位、坤泰化工等6家涉危廢單位進行規劃化管理。
下一步,珠暉區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和督察迎檢戰,在摸排、整改上持續發力。各街道、鄉鎮場、相關部門對轄區和主管領域的所有企業、磚廠、采砂場、攪拌站、禽畜養殖場、各類小作坊等,開展全覆蓋拉網式大排查,對發現的問題,分類建檔,確保不留盲區,按照“誰造成污染,誰負責整改”原則,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交辦,第一時間整改,第一時間銷號。主動對接中央、省、市環保督察協調聯絡工作組,提前做好有關文件資料的準備、整理和匯總,將工作進一步細化、量化、具體化、安排到具體部門、具體責任人。各牽頭責任領導、責任部門進一步梳理已整改到位的問題清單,全面開展“回頭看”,不定期進行抽查、復查和暗訪,嚴防死灰復燃,確保整改到位的問題不反彈。
與此同時,珠暉區還將加強督查考核,把綜合督查與專項督查、明察與暗訪相結合,堅持“四不兩直”、循環督查,確保督出進度、督出效果。對責任不落實、突出問題整改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將予以約談和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