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需求改善顯著,但是分化依舊較明顯。
1、4月全國水泥產量增速3.2%,較上月-15.6%增速顯著提升,累計增速-1.9%,印證了我們前期一直強調的“啟動晚、恢復快、總量并不差”的判斷。較好的需求可從粉磨開工率指標得到驗證(4月份以來持續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盡管需求整體有回升,但4月依然呈現南強北弱的分化局面,華東、中南、西南水泥單月增速分別為6.2%、3.3%、8.9%,累計增速分別為-2.6%、-0.1%、5.0%,總體呈現較穩定局面;與之相反,華北、東北、西北則較弱,4月單月增速分別為-5.5%、-12.8%和-4.9%,累計增速分別為-13.9%、-13.9%、-15.7%,無論是單月還是累計都是負增長。南部地區(如兩廣和西南)需求較好,主要因為區域財政實力雄厚、城市圈建設項目較多。
3、另外,今年以來華東庫存始終較低(低于中南和華南),我們判斷或和區域環保限產也有一定關系(江蘇4月熟料產量同比下降11.7%)。
后市判斷:需求挪移+環保限產下,淡季不淡是大概率事件。近日環保大會提出今年環保“回頭看”督察行動或將陸續啟動,盡管需求將逐步進入淡季,但供給收縮可能仍將持續,因此我們判斷華東水泥價格回落幅度有限。而隨著合規PPP項目的逐步重啟,北方市場需求有望迎來改善,但復蘇時點和幅度尚難預測,可以適當關注新疆和京津冀市場的變化。
換個角度看海螺:籌碼結構優化帶來的支撐。所處區域基本面的強韌性之外,今年對海螺水泥來說,新的變化體現在籌碼結構上,內資的投資策略是博弈周期彈性,外資則更多關注盈利穩定性和持續性。今年來外資機構持股海螺水泥比例首次超過內資機構,對其股價表現也形成一定邊際支撐。因此,除非淡季水泥價格出現趨勢性下滑,否則股價或不大會出現大幅調整。此外,后續收益空間來自:1、量價齊升下的業績高增長,我們預計中報甚至年報均有確定性高增長。2、盈利穩定性下估值中樞的提升。因此,今年不妨給與水泥股多一點耐心,更是多一份期待與收獲。
風險提示:1.淡季供給限產力度不嚴;2.需求下滑力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