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11月開始,一大批化工企業將死于這6大因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1-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蒂凱姆特種溶劑
核心提示:2017年以來,各行各業的漲價之聲不絕于耳,原油漲、金屬漲、橡膠漲,化工產品漲價潮亦不例外。隨著“最嚴停工令”的到來,各種化工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部分化工產品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個11月不僅僅是光棍月,也是化工企業的“死亡月”。不出意外,大多數的化工企業將死于這六大因素。

2017年以來,各行各業的漲價之聲不絕于耳,原油漲、金屬漲、橡膠漲,化工產品漲價潮亦不例外。隨著“最嚴停工令”的到來,各種化工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部分化工產品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這個11月不僅僅是光棍月,也是化工企業的“死亡月”。不出意外,大多數的化工企業將死于這六大因素:



01

原材料瘋漲還斷貨


一打開化工資訊都覺得不忍直視,全線飄紅有木有!


雖然有些化工原材料有下跌的情況,但是相較一年前,那價格漲的可不是一星半點!事實上,此輪原材料漲價已經席卷全球,國內國外企業早已不堪重負。


日前,世界最大的化工巨頭陶氏杜邦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減員工、關停工廠,以實現年度節省30億美元成本的計劃。


業內人稱,巨頭陶氏杜邦的此舉,與近一段時期,全球原材料瘋狂上漲,壓縮了利潤空間,增加了巨大的生產壓力,企業難以負荷有密切關系。


10月以來原材料暴漲表

關鍵是最最恐怖的不是原材料上漲,而是斷貨!!!


原材料上漲可能只是加重成本壓力、壓縮利潤空間;而斷貨卻是直接要了人的老命啊!再有錢也買不到貨!!!生產線怎么辦?停產?


一部分企業就直接被逼死了!


2

最嚴“停工令”


11月15日起,京津冀又一輪停工令開始實施,有的地方甚至長達半年之久!化工企業又是一片哀嚎.......


化工、鋼鐵、建材、有色等多個行業將錯峰生產。


有色化工行業優化生產調控,采暖季電解鋁廠限產30%以上,氧化鋁企業限產30%;

炭素企業達不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全部停產,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限產50%以上;

涉及原料藥生產的醫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的農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則上實施停產。


工業企業大宗物料實施錯峰運輸。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除了民生保障物資等,環渤海地區港口集疏運車輛禁止進出港區。


停工令剛剛發布兩天,截止目前,北京地區已經有9家企業被責令停工,時間長達一個月!


北京要求,城六區及10個新城區的各類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土石方作業和房屋拆遷施工等全面停工,停工4個月(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


對拒不停工項目、揚塵不達標等項目,將暫停相關單位的投標資格。



全市施工現場禁止使用冒黑煙機械,每周對施工工地進行巡查和不定期飛行檢查。每月至少一次全覆蓋執法巡查。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暫停其在北京建筑市場投標資格。



天津停工6個月



而天津的停工時長為6個月,比北京“更勝一籌”!


從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間,全市建成區內停止各類建設工程土石方作業、房屋拆遷(拆除)施工、水泥攪拌及澆筑等作業,停止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業。


對環境問題突出、影響較大,環境質量差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由市領導直接約談,約談3次再犯的,對主要負責人就地免職和相關處理。


河南:柴油禁售、停工封土、限產停產,最嚴大氣治理方案出臺!


山東:調整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應急減排將落實到生產環節


江蘇:治霾再出重拳,啟動秋冬季節大氣污染交叉互查

......

躲過了環保督查,挨過了環保“回馬槍”,在陰晴不定的市場里顛沛流離、辛苦經營,卻有一部分企業被拍死在了“最嚴停工令”的沙灘上,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3

冬季環保督查


進入冬季采暖期,為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很多省份卷入了停產限產風波。


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


京津冀及周邊山東省、河南省、山西省等進行著一輪又一輪的停產限產檢查,陜西省、四川省、吉林省也相繼發布秋冬季大氣治理方案,進行限產停產。



在采暖季環保限產停產政策預期下,鋼鐵、有色、化工迎來了幾輪上漲潮。


今年采暖季環保限產與往年不同。


首先,今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考核年,大氣治理效果有明確的考核指標。

其次,冬季限產已經不是單純“26+2”城市的范圍,山東、河北等地的非“26+2”城市也加強環保舉措;

第三,上半年鋼鐵、有色、煤炭等企業盈利普遍較好,將積極響應環保政策以保護自己的蛋糕。這些因素決定了今年秋冬季環保措施將更嚴格。


隨著錯峰生產、限產、停產等相關措施的頒布,很多工廠將面臨停工等情況。


特別是中小企業,未來的日子,化工行業可能會進入有錢也不一定有貨的局面,特別是在冬季采暖這段時間,許多化工企業迫于壓力也紛紛漲價!


不用說,肯定有一部分企業無法挨過這個冬季。。。。


4

運輸成本暴漲


為了響應《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有關要求,山東省從2017年9月份起,對重型汽車進行管控。


在重型柴油貨車主要通行道路、物流貨運通道等開展聯合執法,加強高排及超標排污車輛的處罰。



此舉一出,柴油車和重型柴油車數量據全國首位的山東省,運業慘遭重創,企業成本隨之陡然增加。除了管控核心地帶京津冀地區、山東省外,遼寧、河南等省份均收到不同程度影響。



除了環境治理的原因,煤炭價格攀升也導致了運費瘋漲。



9月以來,受十九大安保要求、大秦線秋季集中、電廠冬儲煤計劃提前等諸多因素影響,煤炭市場掀起一陣搶煤熱潮。


預計在九月下旬前,港口作業將持續一片繁忙景象。


同時“搶煤熱”促使煤炭運價持續攀升,近期漲勢更是迅猛,從而帶動了全國運費的攀升。



除了這兩個因素外,物價周期性上漲也不可忽視。隨著社會的不斷前進,對環境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工業原材料需求將不斷擴大,同時物價周期性上漲也將愈加明顯。


這些上漲的指標不斷侵蝕企業利潤,化工企業在考慮當前利潤時,更應該思考:未來,何去何從?


5

利潤日益變薄


1、價格透明化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價格也變得越來越透明了,加上化工行業技術壁壘高,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多數公司只能大打價格戰,從而導致利潤越來越薄!


2、人力成本、房租水電等


隨著中國制度的完善,從無保障到現在的五險一金,加大了企業的無形成本,特別是高端型的人才。而房租水電這些固定成本,更是加大了企業的壓力。


3、原材料暴漲


原材料價格暴漲,上游企業賺的是滿當當,下游企業就苦了!如第一點所說,多數公司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只能靠價格戰,于是乎,原材料雖然暴漲,但貿易商及下游企業卻很少能漲價的,更有甚者虧本接單!


6

化工入園標準高


中國的化工企業已呈現出向各種化工園區集聚發展的態勢,化工園區作為我國化工行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有著不可估量的優勢和潛力。


自環保督查以來,各地政府就鼓勵化工企業入園進行統一管理。


然而,多地化工入園的高標準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最為恐怖的要屬山東省了,截止日前,作為化工大省的山東化工企業入園率不足50% 。


山東不僅僅是對化工企業入園標準高,對化工園區的標準也十分嚴苛:三年對園區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的給予警告,限期整改。


整改期間,暫停辦理除安全隱患整治和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以外的新建、擴建項目相關手續。


對發生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或突發環境事件的園區,一年內暫停辦理除安全隱患整治和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以外的新建、擴建項目相關手續。


園區內企業存在生產、儲存裝置與學校、醫院、居民集中區等敏感點的距離不符合國家安全、衛生防護等有關要求,設區的市或縣(市、區)政府未按承諾于2020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搬遷的,取消園區資格。



除了山東之外,8月17日,南京市政府也公布《市政府關于深入推進全市化工行業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


今后一律不批新的化工園區,一律不批化工園區外新擴建化工生產項目,一律不批化工園區內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或長期不能穩定運行企業的新改擴建化工項目。



對化工企業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招商門檻過高,對進入工業園區的企業設立了嚴格的環境準入“門檻”和退出機制。


低產出、高排放的企業絕對禁止入園,同時對原有污染較重的小化工廠、小水泥廠等企業分批淘汰。


因環保要求未達標而被拒之門外的工業企業不占少數,小7似乎都能聽到大片化企在化工園外心碎的聲音......


END


其實原因還有很多,但這六個因素可以稱之為懸在化工企業頭上的六把劍,劍劍扎心!11月已至,寒冬不遠,有多少企業可以信誓旦旦地說“我們可以熬過”?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