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秸稈不燒了 搖身一變為“綠色混凝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2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四川在線
核心提示:困擾多年的農作物秸稈現在已經成為‘第二森林資源’,不但可以代替傳統的木材資源做家具,也可以成為高樓大廈新的‘綠色鋼筋’和‘綠色混凝土’。



又是一年秋收時,秸稈禁燒再次走進人們視線。去年,德陽市首次實施全年全域禁止秸稈焚燒,秸稈禁燒率基本達到100%,但光“堵”不行。今年,落戶于什邡的一家環保科技企業,利用專利技術將秸稈制作成防火抗震的新型建筑材料,將秸稈變廢為寶再利用,為當地秸稈又找到一條新出路。


10月17日上午,在什邡市經開區的這家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整理收購來的秸稈碎屑,一旁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鋼鈣秸稈實心墻板已擺放得整整齊齊。“這些機器‘吃’進去的是秸稈,‘吐’出來的是墻板,正適合當作建筑外墻屋面材料。”該公司經理文華銀拿出了一塊墻板樣品,側切面能清晰地看到秸稈碎屑。盡管摸上去第一感覺像木頭,但用手使勁兒敲打卻能感受到足夠的硬度,“每平米墻板所含的秸稈能達到60%至80%。”


變廢為寶的所有奧秘都藏在生產設備上。據介紹,這種墻板以環保低廉的無機物為膠凝劑,以秸稈等環保天然有機物為主原料,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含酚醛等有害物質,整個生產過程不用對有機物作任何處理,墻板一次成型,無須煅燒、蒸、壓和大量的水養護,生產過程也不會排放“三廢”。


“保溫隔熱、耐火隔音、輕質高強度是這種建材的最大優點。”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國家相關檢測后,9厘米厚的秸稈墻板每平方米可承重500公斤以上、抗震達8級以上、耐火達到3小時以上,相比普通的磚墻建筑,施工可節約能耗40%、工程綜合造價節省20%、使用面積可增加20%。


“困擾多年的農作物秸稈現在已經成為‘第二森林資源’,不但可以代替傳統的木材資源做家具,也可以成為高樓大廈新的‘綠色鋼筋’和‘綠色混凝土’。”文華銀說。


9月中下旬到10月末正是水稻收割期,德陽很多地方的水稻已基本收割完畢,文華銀最近正忙著籌備收購水稻秸稈。他介紹,公司回收秸稈的價格每噸為400余元,“目前工廠生產線還處于試運行階段,正式投產后可年吸納農作物秸桿5萬噸以上,生產墻板300萬平方米,帶動當地農民增收2000多萬元。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