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起,又一輪重污染天氣席卷山西省。1月17日,山西省環保廳發布消息,為應對此次重污染天氣,山西省9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截至目前,山西全省上千家企業已經停產。
去年11月份進入采暖季以來,山西省重污染天氣頻發,今年1月14日,又一輪重污染天氣席卷山西省。根據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氣象局會商預測及分析研判結果,1月14日至1月18日前后,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地區可能出現重污染天氣,涉及山西省太原、忻州、晉中、陽泉、長治、晉城、臨汾、運城等市,其中臨汾空氣質量可能連續4天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可能出現2天以上的嚴重污染,太原、運城空氣質量可能連續3天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可能出現1天嚴重污染。
1月13日,山西省大氣辦及時向臨汾、太原、運城、忻州、晉中、陽泉、長治、晉城等市下達了今年第3號調度令。
接到調度令后,臨汾、太原、運城3市1月13日全部啟動了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其中,臨汾市1月13日12時13分由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升級為紅色預警,并于1月13日19時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太原市1月13日18時發布橙色預警,1月13日24時啟動橙色響應;運城市1月13日24時啟動橙色預警。
截至目前,山西省共9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除臨汾、太原、運城3市外,陽泉市由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忻州、晉中、朔州、呂梁4市啟動了黃色預警,長治市發布了藍色預警。其他市也嚴格按照應急預案要求,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
應對措施
太原:從1月14日啟動橙色預警以來,共停產266家企業,限產47家企業,停工工地132個。太原市政府成立了5個督察組,各縣市區政府均組成3到4個督察組,對減排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全市共出動260人次,檢查企業238個,工地369個。太原市環保局會同各縣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實施重點行業企業限產限排,鋼鐵、焦化、化工等重點行業降低30%—50%運行負荷,水泥企業停產,陶瓷、玻璃、耐火材料、建材、鐵合金、金屬鎂、鑄造等企業停產。市城管委、市住建委、市園林局、市水務局、市環衛局和各城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負責落實工地停工。市交警支隊對中、重型貨車實行管制,嚴禁進入主城區,點位周邊道路實施中、重型貨車禁行。市環衛局、市交警支隊聯合上路全天候執法,確保渣土車輛禁行落到實處。
臨汾:從1月13日啟動紅色預警以來,共停產企業635家,限產企業80家,37個工地停工。水泥、鑄造、鋼鐵企業全面停產,火電、焦化企業限產30%。采取針對性措施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環保部門組織對焦化、鋼鐵、電力等重點企業安裝在線監控設施進行對比監測,保證企業脫硫設施正常運行;對全市105家重點工業企業駐廠監管;組織環保、公安等部門進行聯合夜查和突擊檢查;全面排查民用散煤,統一回收散煤置換為潔凈焦;平川各縣區(堯都區、襄汾縣、洪洞縣、曲沃縣、侯馬市)焦化企業在執行預警限產限排的同時,實行錯峰生產,18:00—-24:00時段停止裝焦、出焦作業。
運城:從1月14日啟動橙色預警以來,共停產企業190家、限產45家,工地停工59家。火電行業限產30%、鋼鐵、焦化企業限產50%,水泥企業全部停產。市環保局成立控煤、降塵、點位、治污、管車五個督察組進行全面督導檢查,共出動420余人,檢查企業254家、工地6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