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朝陽區富力又一城的趙女士向本報反映,因為附近的一些混凝土攪拌站的運輸車輛遺撒嚴重,東五環化工橋西的一段輔路完全被泥土覆蓋,塵土達十多厘米厚。這幾天空氣重污染,那些企業停產了,可是一旦預警解除,水泥罐車又將呼嘯而過,所到之處又會暴土揚塵。
化工橋西北輔路變土路
灰白浮土厚達十多厘米
12月17日記者在東五環化工橋西北角找到了市民反映的這段“土路”。它位于東五環主路通向化工路的匝道北側,從匝道的橋洞開始,路面出現大量的泥土,有的地方還結了冰,冰層厚度達到十幾厘米,冰層上面還有凌亂的腳印和車轍的痕跡。
由此向西二三百米長的路段布滿了遺撒后板結的渣土。路面已經被碾軋出兩道深溝,坑坑洼洼。騎車人通過這里晃晃悠悠,顛得幾乎失控。而有的路段路面全是灰白色浮土,至少也有十厘米厚,輕輕踏上去腳下發出噗噗聲,鞋面立刻被浮土掩蓋,身旁哪怕是一輛自行車經過都會飄起一片浮塵。
附近的便道上也是一層厚厚的泥土,路邊的樹坑都被淤泥填滿了,行人幾乎無法下腳。附近的一位商戶說:“由于這段路地勢低洼,下雨時附近路面上的渣土都被雨水沖到這里,積水深的時候車輛根本無法通行。”
記者現場恰好遇到四五位環衛工人,他們拿著掃把正在清掃浮土,但對于路面被軋實的泥土他們也無能為力。一位環衛工人介紹,平時這里遺撒很嚴重,從化工橋下會有大量水泥罐車東向西行駛,一團團濕乎乎的混凝土,摻雜著碎石子,落在路面上。他們清掃中常常會被汽車碾軋而蹦出的石子打到身上。而且路面上揚起的浮土很嗆人,可是每天水泥罐車來來往往,遺撒不斷,根本來不及清理。雨雪天氣時,周邊道路遺撒的渣土就被沖刷出來,隨著水流積存到低洼的地方,時間一長就淤積成了現在這樣。
混凝土企業霧霾天停產
平時揚塵嗆人遺撒嚴重
由于這幾天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記者在現場并未遇到運輸中的水泥罐車,但在化工橋一帶確實發現了幾家混凝土生產企業。
比如,在化工路南的工業技師學院車站旁有一家混凝土企業,而這家單位地處在東五環內。周圍商戶說,常常看到這家企業的工人出來清掃門前的遺撒。
而在東五環外,化工橋向東大約400米,大魯店北路南側有一家水泥制品有限公司,里面運輸混凝土大型車輛正在檢修。接著記者又來到黃廠路,在距離化工橋一公里多的地方,緊挨著還有兩家混凝土攪拌站,記者從一家攪拌站的大門口向里望去,院子里停放著五十多輛水泥罐車。因為這幾天重度霧霾,攪拌站大都處于停工停產狀態。
住在附近恒大御景灣的一位居民對記者說:“附近有在建的樓盤時,那些水泥罐車幾乎不分晝夜地在馬路上飛奔,路面上塵土飛揚,嗆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高污染的企業不是都在外遷嗎?為啥這些攪拌站就沒人管!”
控污染應加強綠色管理
混凝土生產將逐步壓縮
《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1-2015年大氣污染控制措施)》中提到:限制高污染行業發展,禁止新建、擴建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煉油、水泥等項目。到2015年,北京市水泥生產規模控制在700萬噸以下。而后有消息稱,2013年五環內已經退出攪拌站點5家,2015年之前按要求已經停產退出34家混凝土攪拌站。
關于貫徹實施《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進一步推進混凝土攪拌站治理整合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本市禁止新建、擴建混凝土攪拌站,限期關閉無任何行政許可混凝土攪拌站,加強對保留和有資質混凝土攪拌站的監督管理,實行嚴格的綠色生產管理等措施。
那么化工橋附近的混凝土攪拌站是否應該遷出呢?對于某些企業的遺撒和污染問題該如何處理呢?
北京市住建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對混凝土生產企業按照“嚴格禁止增量、逐步壓縮存量、有序引導流動”的原則進行管理。對于有資質的混凝土攪拌站并沒有強制遷出的措施,而是根據該地區規劃和發展需要,逐步外遷。與此同時,監督這些混凝土企業提高綠色生產管理,減小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