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戰略選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2-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經濟日報 齊 慧
核心提示:進入2016年末,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鐵路、航運、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成為投資重點。可以說,這是實現“十三五”重大任務的戰略選擇、是穩增長的重要保障、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進入2016年末,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鐵路、航運、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成為投資重點。可以說,這是實現“十三五”重大任務的戰略選擇、是穩增長的重要保障、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為此,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投融資體系,加大對民資開放的力度,確保相關項目按時足量完成。


進入2016年末,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鐵路、航運、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成為投資重點。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發改委官方網站就披露了8個鐵路公路項目的批復公告,總投資額達到2681億元。此外,還有部分城市軌道交通、機場項目獲批。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要實現“十三五”重大戰略任務,需要有戰略定力和相關舉措,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正是實現這些目標的有力舉措。


首先,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穩增長的重要保障。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具有規模大、效益好、見效快的特點,推進這些項目建設可以有效帶動投資,對冶金、機械、建筑、橡膠、電力、信息、計算機、精密儀器等行業也有很強的拉動作用,對這些行業消化產能、去除庫存意義重大。交通行業是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產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推進,能夠帶動路網規模、質量和運輸能力實現大幅提升,在拉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服務改善民生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其次,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斷提高,但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還存在很大潛力。“十二五”時期,我國交通運輸發展實現了由“總體緩解”向“基本適應”的重大躍升,但面對“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交通運輸發展仍面臨總量不足、結構不優、區域城鄉發展不均衡等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要補齊這些短板,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填補中西部鐵路、城際鐵路、農村公路、通用航空等方面的缺口,推動客運快速化、貨運一體化發展。


再次,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選擇。要想實現到2020年全國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改善貧困地區的交通條件。唯有如此,才能依托交通的暢通,實現財流、物流、人流的溝通,改變貧困地區群眾觀念,增強他們的脫貧信心。從國家發改委批復的這些項目看,很多都是中西部基礎設施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將對中西部地區的脫貧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當前,國家圍繞“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大對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在項目審批、資金支持、土地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財政專項轉移支付力度也在進一步加大,中央專項建設基金、地方政府債券將向交通建設項目重點傾斜。我們必須牢牢抓住機遇,做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投融資體系,加大對民資開放的力度,確保相關項目按時足量完成。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