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上海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工程將開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1-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新民網
核心提示:逢暴雨就“看海”的生活曾令不少城市居民頭疼不已。記者10月31日從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上獲悉,包括“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在內的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項目開工在即,未來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吐納自如”。

逢暴雨就“看海”的生活曾令不少城市居民頭疼不已。記者10月31日從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上獲悉,包括“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在內的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項目開工在即,未來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吐納自如”。


據隧道股份城建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黃瑾介紹,所謂“海綿城市”,就是讓城市在應對極端天氣時能像未經開發的森林和土地一樣,具有吐納自如的良好“蓄水彈性”, 打造會呼吸的生態城市。


以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海綿城市試點項目為例,據介紹,結合桃浦科技智慧城綠地率高的特點,充分發揮綠地系統“滲、滯、蓄”的功能,從而達到雨水源頭“凈”的目標,為雨水“用”創造良好條件,減少雨水的直接外排量,最終提高城市雨水系統“排”的標準。


“通過讓雨水進入滲透鋪裝路面、下沉式綠地、綠色屋頂等滲、滯、蓄設施,我們讓雨水先行進入地下,再通過城市雨水渠道系統進入排水管道、雨水蓄調池,從而統一協調海綿城市源頭控制措施、城市排水防澇系統、調蓄設施、末端措施和城市水系系統。”黃瑾介紹,在桃浦智慧城項目中,隧道股份城建設計總院還充分利用地區公園及綠化的蓄調作用,通過在規劃中的中央綠地內設置生物滯留設施、植草溝、透水鋪裝、綠色屋頂、雨水濕地、景觀蓄水池等,起到控制雨水污染和滯留雨水徑流的作用。


另據透露,未來,位于桃浦中央公園內常和路以南、武威路以北、中心湖東側、景泰路西側的綠地下方設雨水調蓄池,規模將達到約30000立方米/日。這一雨水調蓄池與規劃雨水泵站合建,將具有“截污納污”、“削峰蓄洪”、“雨水回用”三大功能,可截流整個桃浦科技智慧城初期雨水,削減西部片區排水管道洪峰流量,并可儲存潔凈雨水用于補充中央綠地人工湖,實現雨水資源化利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