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市從本月起對混凝土攪拌車展開專項整治。
在常州鐘樓區茶花路與棕櫚路交叉路口,記者看到黑色的柏油馬路中央,有一條長近20米、寬80厘米的灰色水泥帶。鐘樓城管行政執法大隊建管中隊 中隊長黃斌說,這是混凝土攪拌車撒潑滴漏留下的。他們是凌晨4點多發現的,因沒有當場逮到肇事車輛,只得請環衛工人和他們一起清理。“這些混凝土掉在路 上,1個小時左右就凝固了,清理起來很麻煩,而且清理后路面會留下一道灰色印跡,很難看”。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混凝土需求量日益增大,混凝土攪拌車沿路撒潑滴漏現象呈高發態勢。市城管行政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將采取市、區兩級聯動機制,聯合公安、城鄉建設等部門加大對混凝土車輛污染道路行為的查處力度,對軌道交通工地和主要路段的重點工地采取定崗、定人、定責方式,并依據《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規定,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記者了解到,目前常州市有31家混凝土單位、40個混凝土攪拌站點、近千輛混凝土攪拌車。由于車輛證據固定難,時間跨度大,執法人員只能通過調取視頻監控或各路段設卡追查等方式,才能鎖定肇事車輛,給城市管理帶來一定難度。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在長沙等城市已推行防混凝土攪拌車滴漏措施,就是在車后混凝土出口處加裝一套裝置。常州市不妨也借鑒學習一下。